
隨著武漢疫情升溫,政府也訂定各項因應政策嚴加戒備,但這些防疫措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尤其是口罩相關政策引起民眾兩極討論,現階段採取限購的方式有人認為不好買、不夠用,不過也有人肯定這種相對能保障所有民眾權益的做法——你的看法是如何呢?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要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帶你來看看這波武漢肺炎帶來的「口罩之亂」,網友到底都在討論些什麼?
image source:unplash(示意圖)
台灣的口罩政策因應趨勢做過不少調整,1月24日政府宣佈禁止口罩出口,並開始進行徵收口罩工廠、採取固定通路統一配售的作法;不過限購政策仍有其缺點,因此從2月6日改採「實名制」於藥局購買,每人每7天可購買一次,等於成人一週共可購得2片,2月16日起全台共303間衛生所也加入購買據點的行列。
至於開學在即,政府除了宣布兒童口罩改為一次購買4片(購買頻率仍為7天一次),也會優先配給高中以下學校,提供給「有需要的同學」使用;此外運輸業如公車司機、計程車運將、貨運駕駛等,也都可以優先購買。
另外政府也宣佈,禁止出口政策將延後到4月底。

造成口罩、武漢肺炎討論度上升的關鍵
關鍵1:民眾要買口罩的需求
有關口罩的討論趨勢,主要起始於1月21日,有網友開始討論起武漢肺炎的疫情,並呼籲其他人記得買口罩防疫,隨著主流電視媒體開始報導疫情,國人也積極搶購口罩。
因危機感提升、口罩開始供不應求,1月28日起改為超商、藥妝店等開始排隊限購口罩,但有不少網友抱怨買不到、排很久。

image source: 臉書
關鍵2:名人們的表態口水戰
范瑋琪、大小S、楊培安等藝人,以及黃智賢等政治人物批評「口罩禁止出口」政策不人道,質疑禁止出口是否是在自打臉「口罩存貨充足」的說法,引發爭議,風波延燒多日。
另外,網紅館長陳之漢開直播痛批親中藝人,前總統馬英九、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國民黨立委沈智慧、藝人吳宗憲也因對口罩政策的表態引發數波討論聲量。

image source: 臉書/ETtoday新聞雲
關鍵3:疫情升溫政府調整政策
因國人瘋搶口罩,導致全台口罩大缺貨,因此行政院下令禁止口罩出口一個月並徵收口罩工廠,而台灣確診案例的增加,顯示出台灣對口罩的需求仍不會在短時間內平息。
為了確保民眾權益實施「實名制」購買以外,因應開學在即,政府公佈高中以下將配給口罩給「有需要的同學」,而運輸業者如公車司機、計程車運將與運輸業員工等,也將列為優先購買對象。

image source: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