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NG補法超傷身!中醫師公開3大體質進補指南 一起避開養生地雷
進補不可照單全收!衛福部曾提出「量身聰明吃、冬令健康補」,中醫師提醒,先認識自己的體質是虛寒?平和?還是燥熱?
每到冬天,進補彷彿成了一種儀式,羊肉爐、薑母鴨、十全大補湯輪番上桌,但你真的「補對」了嗎?中醫強調「天人相應」,進補要看體質、狀態,亂補不僅沒效果,還可能讓身體負擔加重,甚至引發不適。
手腳冰冷不一定體虛!中醫師揭開體質判斷的關鍵
中醫師通常透過「望、聞、問、切」四診來判斷體質,一般民眾則可透過一些常見症狀進行初步了解,例如,經常冒痘痘可能是濕熱體質;容易緊張、壓力大可能屬於氣鬱體質;容易疲倦、出汗偏向氣虛體質;陰虛體質則常見口乾舌燥或手腳掌心偏熱等情況。
不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趙念廷提醒,有時利用症狀來判定體質並非絕對,以手腳冰冷為例,可能是「真冷底」的虛寒體質,也可能只是氣行不暢,造成熱能無法抵達四肢的「假冷底」,屬於氣鬱體質,他建議評估體質時還是要四診合參,結合舌診、脈診等來對人體進行一個整體性的評估較為合適。
體質不同補法也不同!中醫師解析三大體質補養訣竅
進補並非堆砌溫熱藥材或大魚大肉那麼簡單,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趙念廷指出,進補藥材大多性味溫熱,若食用過量可能引發口乾舌燥、口破、失眠、便秘、煩躁等「上火」症狀,應根據個人體質特性調整進補方式,才能真正達到養生效果。
種類1/虛寒體質
進補原則:可以進補,但不宜過度,一個月大約2次即可。
注意事項:觀察身體有無不適症狀,避免過度補充溫熱藥材。
種類2/平和體質
進補原則:一般不需要特別進補。
注意事項:在天氣寒冷時偶爾進補即可,無需頻繁食用補品。
種類3/燥熱體質
進補原則:不宜進補。
注意事項:補藥吃錯不僅沒好處,還可能加重不適症狀。
進補不當恐越補越傷身!中醫揭「三少原則」幫你避開補湯地雷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趙念廷指出,補湯中常見過多的鹽分、油脂或酒精,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需特別留意;補湯中的肉類攝取過多,容易增加腸胃負擔,甚至損傷脾胃功能,引發不適。郭鈺君醫師進一步提醒,現代人普遍存在營養過剩、消化不良、血脂過高等問題,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進補,尤其是喉嚨痛、咳嗽痰黃、發燒等症狀,或患有便秘、痔瘡、胃潰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應留意,以免加重病情;她建議,「輕補」才是關鍵,應掌握肉少、鹽少、份量少的原則,減輕腸胃負擔,幫助藥力更有效地吸收,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