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報稅新手必看!2025綜所稅 退稅、繳稅教學一次學懂

第一次報稅別擔心!本篇為首稅族整理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教學,含報稅流程、計算公式、應備文件與退稅方式,外國人在台報稅資訊也包含!

by 戴婧雯
懶人包/報稅新手必看!2025綜所稅 退稅、繳稅教學一次學懂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不知道怎麼報稅?新手首稅族看這篇就對了!從誰需要報稅、該準備哪些文件,到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的計算與繳稅退稅方式,《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帶你快速搞懂第一次報稅該做什麼、不該踩哪些雷!

報稅觀念|誰需要報稅?為何不用繳稅也建議報?

在台灣,只要您在前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有收入,像是薪資、利息、股利、接案收入等各種所得,基本上都需要依照《所得稅法》的規定來申報綜合所得稅。

至於是否需要繳納稅款,關鍵在於您的綜合所得總額扣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後,是否產生「應納稅額」。依據財政部相關公告,若您全年綜合所得總額未超過免稅額與標準扣除額之合計數,則無須繳納稅款,亦得免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

不過,即使符合免申報條件,強烈建議您仍應進行申報,原因如下:
⏹︎ 退稅機會:透過申報,稅務機關將重新核算您的應納稅額。若您的預繳稅款(如薪資預扣)大於實際應納稅額,便有機會獲得退還溢繳稅款,這對於剛開始累積財富的首稅族而言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 避免漏報罰鍰:未依規定於期限內完成申報,可能會面臨罰鍰,得不償失。
⏹︎ 建立納稅信用:準時且誠實地申報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同時也能建立良好的納稅信用,對未來生活可能有所助益。

報稅觀念|誰需要報稅?為何不用繳稅也建議報?
image source: 翻攝FB/財政部

報稅前準備|報稅時程、要帶什麼文件、去哪裡辦?

每年的五月是綜合所得稅的申報繳納期間。但為因應國際經濟情勢及減輕民眾負擔,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限已延長至114年6月30日。請務必留意此重要時程,並儘早準備相關資料,避免於截止日前倉促辦理。

為順利完成報稅,您需要事先準備以下基本文件:
1、身分證明文件:本人及受扶養親屬的身分證或居留證。
2、所得資料:
• 薪資所得:公司提供的薪資扣繳憑單(現多為電子憑單)。
• 其他所得:如兼職、投資等相關證明文件。
3、扣除額證明文件(若適用):
• 免稅額:如扶養親屬的相關證明文件。
• 列舉扣除額:如醫療收據、捐款收據、保險費繳費證明、房貸利息證明等。

目前主要的報稅管道有三種:
1、網路報稅:使用自然人憑證、健保卡或行動憑證登入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系統進行申報
2、手機報稅:下載財政部行動報稅App,即可在手機上輕鬆完成申報。
3、人工申報:下載申報書或至國稅局索取,填寫後親自遞送或郵寄至國稅局。

提醒您,在選擇線上申報時,請確認您已備妥對應的憑證,如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電子憑證等。

報稅前準備|報稅時程、要帶什麼文件、去哪裡辦?
 
image source: 翻攝FB/財政部

三步驟搞懂稅額|綜所稅怎麼算?新手也能懂

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步驟一: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公式: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標準或列舉)-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 所得總額:您全年度的各項收入總和,包括薪資、利息、租金、獎金、投資收入等。
⏹︎ 免稅額:政府提供每位納稅義務人的基本免稅額度,113年度為每人9.7萬元。若有符合規定的受扶養親屬,其亦享有相同的免稅額。
⏹︎ 扣除額二擇一:
標準扣除額:單身為13.1萬元,已婚者為26.2萬元。
列舉扣除額:若您的醫療費用、捐贈、保險費、房貸利息等支出合計金額高於標準扣除額,可選擇採用列舉方式扣除。
⏹︎ 特別扣除額(符合條件適用):包含薪資、儲蓄、幼兒學前、身心障礙、長照、教育學費、房租支出等8項。
⏹︎ 基本生活費差額:當您的免稅額與扣除額合計數低於基本生活費總額(每人21萬元x申報戶人數)時,其差額可自所得總額中減除。
*範例:若您單身,免稅額9.7萬元加上標準扣除額13.1萬元,合計22.8萬元,已高於基本生活費21萬元,故無基本生活費差額可扣除。若您家中有三口人,基本生活費總額為21萬元x3=63萬元,若您的免稅額與扣除額合計數低於63萬元,則可扣除其差額。

步驟二:計算應納稅額
公式:應納稅額=所得淨額x稅率-累進差額

您的所得淨額將依據以下稅率級距適用不同稅率:
▪︎ 59萬元以下,稅率5%
▪︎ 超過59萬至133萬元,稅率12%
▪︎ 超過133萬至266萬元稅率,20%
▪︎ 超過266萬至498萬元稅率,30%
▪︎ 超過498萬元稅率,40%

步驟三:計算應繳(退)稅額
公式:應繳(退)稅額=應納稅額-已扣繳稅額及可抵減稅額

⏹︎ 已扣繳稅額:平時領薪資時,公司已預先扣繳的稅款。
⏹︎ 可抵減稅額:例如投資股票的股利抵稅、出售舊房地產的重購退稅等。

報稅後要做什麼|繳稅與退稅方式簡介

在完成上述計算後,如果「應納稅額」扣除「已繳納稅額及可抵減稅額」的結果為正數,那就需要繳納稅款;但如果計算結果為負數,代表您可能有多繳的稅款,可以申請退稅!

若申報後需要繳納稅款,常見方式如下:
⏹︎ 網路繳稅:透過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系統或網路繳稅服務網站,使用金融機構帳戶或信用卡繳納,便利快速。
⏹︎ 手機繳稅:下載有提供繳稅服務的行動支付App,以信用卡或晶片金融卡繳納稅款。
⏹︎ 便利商店繳納:應繳稅額在3萬元以下者,可列印繳款單至統一、全家、萊爾富、OK等便利商店繳納。
⏹︎ ATM轉帳:利用金融機構或郵局的自動櫃員機進行轉帳繳稅。
⏹︎ 臨櫃繳納:至代收稅款的金融機構(郵局除外)以現金或票據繳納。

若申報後可退稅,退稅款通常會以下列方式退還:
⏹︎ 直接撥入帳戶:於網路或手機報稅時填寫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金融機構或郵局帳戶,國稅局將直接匯入,快速便捷。
⏹︎ 收到退稅憑單:未提供帳戶者,國稅局將寄發退稅憑單,您可憑憑單和身分證件至指定金融機構領取現金或存入帳戶。

報稅後要做什麼|繳稅與退稅方式簡介
雖然今年的報稅時間延長,但退稅時程不變。
image source: 翻攝FB/財政部

首稅族報稅需知|常見的報稅迷思與注意事項

針對首稅族常有的報稅疑問與錯誤,以下將更詳細地說明正確的觀念及報稅時務必注意的事項:

⏹︎ 「薪資不高就不用報稅」的誤會:許多人以為只要薪資不高就不用理會報稅,但實際上,所得是否需要申報是根據全年度的「所得總額」是否超過免申報門檻來判斷的。即使您的薪資不高,若加上其他收入(如兼職所得),仍可能需要申報。因此,建議您確認全年度的所得總額,判斷是否需要申報,以避免漏報受罰。

⏹︎ 「免稅額與扣除額」的區別:免稅額是政府給予納稅義務人的基本扣除,直接從所得總額中減除;而扣除額則是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可以進一步從所得總額中減除的項目,例如醫療費用、捐贈等。了解兩者的差異,並正確適用扣除額,可以幫助您合法節稅。

⏹︎ 「扶養親屬」的認定:扶養親屬的規定並非以親等關係來簡單判斷,而是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例如年齡、是否無謀生能力等。在申報扶養親屬前,務必仔細查閱相關規定,並準備好符合規定的證明文件。

⏹︎ 報稅重要提醒:
- 仔細核對資料:
確保所有個人資訊、所得資料和扣除額證明文件都正確無誤。
- 妥善保管文件:將報稅相關資料至少保存五年,以備查驗。
- 警惕詐騙:請勿輕信不明來電或訊息,國稅局不會以電話或簡訊要求您進行轉帳或提供敏感資訊。
- 準時申報:務必在期限內完成申報,避免產生滯納金。

首稅族報稅需知|常見的報稅迷思與注意事項
 
image source: 翻攝FB/財政部

外國人在台報稅懶人包|報稅方式與居留天數差異一次懂

在台灣工作或居留的外國朋友,報稅方式依在台居留天數而異:

⏹︎ 居住者:當年度在台居留滿183天,且所得達課稅標準者,應於次年5月31日前填寫外僑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向居留地國稅局辦理上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年度中途離境者,應於離境前辦理當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

⏹︎ 非居住者:
1、居留未滿90天:在台所得通常由給付單位直接扣繳稅款,原則上無需另行申報。但若有其他未扣繳之台灣來源所得,應於離境前或報稅期限內辦理申報。
2、居留超過90天但未滿183天:在台所得亦多由給付單位扣繳,但若有其他未扣繳所得或受僱於國外公司但在台提供勞務之所得,應於離境前或報稅期限內辦理申報。

外國朋友在台報稅可選擇網路或人工申報,也請記得要準備護照、居留證及在台所得證明文件。若您的國家與台灣簽訂有稅務協定,可能影響您的應納稅額,建議查詢相關規定。

政府資源|報稅遇到問題不用怕!

報稅遇到疑問時,可參考以下資源:
1、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
2、各地區國稅局網站: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
3、外僑稅務服務網: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alien-tax-service
4、國稅局免付費電話:0800-000-321(報稅疑問諮詢專線)
5、線上客服:透過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或各地區國稅局網站查詢線上客服功能。

首次報稅千萬別緊張,按部就班處理,如有疑問請善用資源!《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祝您報稅順利!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娛樂 / PC 線上遊戲

看完整排名
  • 1
    鳴潮
  • 2
    Minecraft 當個創世神
  • 3
    勝利女神:妮姬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懶人包/罷免立委最新進展一文了解!50位遭罷立委案全進二階
政治

懶人包/罷免立委最新進展一文了解!50位遭罷立委案全進二階

根據「全台大罷免」網站以及各罷團的社群平台發文,整理出各區罷免團體收件數,快來看你家選區立委是不是快進入第三階段了!
露比醬洗腦出圈!AiScReam及〈愛♡スクリ~ム!〉爆紅關鍵一次看
娛樂

露比醬洗腦出圈!AiScReam及〈愛♡スクリ~ム!〉爆紅關鍵一次看

《Love Live!》限定組合AiScReam近期在社群超夯,「比起草莓口味,我更喜歡你」怎麼突然爆紅?爆紅橋段、聲優魅力、翻譯內容通通整理給你!
「回答我!」是什麼梗?超萬用迷因影片模板 一起來Look in my eyes
網紅

「回答我!」是什麼梗?超萬用迷因影片模板 一起來Look in my eyes

回答我!Look in my eyes!最近熱門的影片迷因梗你跟上了嗎?反駁別人的萬用句式快學起來!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