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稅額試算通知書、報稅時間與計算公式 報稅全攻略
2025綜所稅申報從5月1日開跑,6月2日截止;無論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或自行申報,都提醒大家要把握時限!新手快來學習綜所稅計算技巧!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台灣綜合所得稅的申報期間通常落在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而今年2025年度則延長至6月2日截止。每到這個時候,不少人會收到國稅局寄來的「稅額試算通知書」。但別誤會,這張通知書可不是「稅單」!
什麼是「稅額試算通知書」?為什麼有些人會收到,有些人卻沒有?今天就來幫你一次搞懂這份通知書的用途,以及如何自行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讓你報稅不再焦慮!
稅額試算通知書是什麼?沒有收到怎麼辦?
所謂「稅額試算通知書」,其實是國稅局依據你前一年度的所得資料,幫你預先試算稅額後寄來的參考通知。簡單來說,這只是讓你「參考看看」的試算結果,並非正式稅單。台灣的綜合所得稅屬於「自動申報制」,納稅人需自行申報上一年度所得,而不像房屋稅、牌照稅那樣收到繳款書就繳錢了事。收到這張試算通知書後,只要認同內容,你可以直接確認回覆或繳納稅款,申報就大功告成。如果不同意或需要修正,也能自行申報。
不過,「稅額試算通知書」不是每個人都會收到。國稅局每年會根據納稅人的資料篩選符合條件者主動寄送,重點來了:
⏹︎ 並非每一年都寄發,要看篩選結果而定。
⏹︎ 並非每個人都符合條件,只有特定案件才會收到。
⏹︎ 完全不需要申請,國稅局主動通知。
⏹︎ 沒收到也別緊張,自行申報完全沒問題。
#怎麼查自己有沒有試算通知?
自4月25日起,你可以上「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查詢,只要輸入身分證統一編號與出生年次,系統就能告訴你是否適用「稅額試算服務」,不適用也會說明原因!
如果確定適用,試算通知書會在4月25日前陸續寄出,依據去年申報時所提供的退稅、補稅聯絡地址寄送。若沒提供,則寄到戶籍地址。如果想更改寄送地點,記得在每年2月15日至3月15日向國稅局申請變更,過期就得等下一年囉!
#沒收到試算通知怎麼辦?
沒收到或選擇不採用試算內容者,則可以選擇自行申報。今年報稅系統更便利,手機、電腦都能報稅,登入管道共有六種:已註冊健保卡(含醫事人員憑證)、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手機認證、戶號+查詢碼、行動自然人憑證。登入後即可下載申報資料、查看「稅額估算表」,按照系統引導就能輕鬆報完稅!

113年度報稅教學!三步驟輕鬆算出個人綜合所得稅
步驟一: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公式: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標準或列舉)-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 所得總額:全年所有收入總和,包含薪資、利息、租金、獎金、財產交易所得等。
⏹︎ 免稅額:基本每人9.7萬元,滿70歲的長輩則為14.55萬元。
⏹︎ 扣除額二選一:標準扣除額單身為13.1萬元、有配偶則為26.2萬元;或採列舉扣除(捐贈、保險費、醫療費、購屋利息等5大項目加總)。
⏹︎ 特別扣除額(符合條件者適用):包含薪資、儲蓄、幼兒學前、身心障礙、長照、教育學費、房租支出等8項。
⏹︎ 基本生活費差額:當基本生活費總額(每人21萬元x申報戶人數)高於免稅額+扣除額總和時,該差額可從所得總額中減除。
步驟二:計算應納稅額
公式:應納稅額=所得淨額x稅率-累進差額
所得淨額分為5個級距,採累進稅率分段課稅:
▪︎ 59萬元以下,稅率5%
▪︎ 超過59萬至133萬元,稅率12%
▪︎ 超過133萬至266萬元稅率,20%
▪︎ 超過266萬至498萬元稅率,30%
▪︎ 超過498萬元稅率,40%
步驟三:計算應繳(退)稅額
公式:應繳(退)稅額=應納稅額-已扣繳稅額及可抵減稅額
已扣繳稅額包含平時薪資、利息等收入已先預繳的稅款;可抵減稅額則包括股利、投資、重購自住房屋的抵稅額以及兩岸稅額抵免。最終計算結果若為負數,恭喜你可以申請退稅,但也必須完成申報程序才能拿回退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