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殼好難剝!原因竟是太新鮮?教你1招好剝殼小撇步
許多人剝蛋殼時,蛋白總是會坑坑疤疤,原因究竟為何?其實只要善用這一招,剝殼變得容易多了。
by 李侑蓁
水煮蛋富含豐富蛋白質,且做法簡單又營養,許多人有每天吃一顆的習慣,不過有時候蛋殼並不好剝,日前一名網友在FB社團「家常菜」發文分享,自己煮完水煮蛋後都有泡冷水,但蛋殼還是很難剝,尋求網友輕鬆剝蛋殼的方法,引起熱議討論。
蛋太新鮮不好剝 原來需要這麼做減少水份
網友紛紛留言解答「有時候蛋太新鮮會很難剝」、「蛋的鮮度太足會不好剝殼,買回來放幾天再煮」、「用電鍋外鍋一杯水蒸好,悶一下再泡冷水」、「試試在水裡面剝也很好脫殼!」、「不趕時間的話,煮好放冷及放入冰箱幾個小時後,再取出來剝」、「意外發現用電鍋蒸的蛋都很好剝,不過跳鍋立馬取出蛋也不好剝,感覺要悶一下子才好剝」。
水煮蛋的殼好不好剝,其實是取決於雞蛋的新鮮程度。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解釋,很新鮮的蛋由於水分多,蛋白與蛋殼之間會緊密結合,使得煮熟後不好剝殼,建議將雞蛋放置在室溫下約2~3天,讓蛋的水份減少後再進行水煮,較易剝殼。
成人一天2~3顆全熟蛋 蛋白質吸收率達99%
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成年人一天食用2至3顆雞蛋,且最好是全蛋、熟蛋。台灣大學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指出,高溫分解後的蛋白質易被人體吸收,「帶殼水煮蛋」的維生素保存,與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最高,吸收率可達99%,相較之下不只營養,也更衛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