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2大蔬菜陷阱」害你等於在喝油 營養師教吃飽又不發胖吃法!
自助餐是許多人中午或晚餐的首選,方便、選擇多,看起來也很健康,有飯、有菜、有肉,一盤就搞定。但你知道嗎?看似健康的青菜,其實有可能是熱量陷阱!

每到用餐時間,自助餐總是人潮洶湧,各式各樣的菜色讓人眼花撩亂。但你知道嗎?有些看起來「健康」的蔬菜,其實暗藏油脂陷阱,一不小心就讓你吃進比炸雞還多的熱量!
營養師夏子雯提醒,掌握幾個簡單原則,就能吃得營養又清爽,甚至能避免午餐過後,下午昏昏欲睡!
自助餐怎麼挑?營養師大推「吃得飽不發胖」組合
夏子雯推薦「黃金餐盤配法」無論面對哪家店的菜色,只要遵循這個架構,就能確保營養均衡:
飯半碗(女性)或八分滿~一碗(男性)。
蔬菜 3~4 樣,不同顏色最好,能攝取到不同類型的植化素。
優質蛋白質:如板豆腐、滷蛋、滷雞腿或滷排骨。
這樣的搭配不僅能提供足夠能量,也有助於控制血糖穩定,避免飯後疲憊、影響工作效率。
自助餐蔬菜都很健康嗎?「2大吸油蔬菜」乍看健康其實超肥
蔬菜本該是減脂好朋友,但在自助餐中,某些料理方式反而讓它變成熱量陷阱。營養師夏子雯說明,以下是幾個常見的高油蔬菜:
茄子:油脂吸收力驚人
茄子在料理過程中極易吸油,自助餐常見的炒茄子、紅燒茄子,多數是先炸再炒製,吃起來雖然軟嫩順口,但其實油脂含量極高。除非是清蒸或涼拌處理,否則建議直接跳過。
番茄炒蛋:高油又藏糖
番茄與雞蛋看似健康,但為了蛋滑嫩、番茄入味,常加入大量油與番茄醬。番茄醬本身含糖與鈉,讓這道菜不知不覺地成為高熱量代表。
自助餐主食挑選訣竅:高油蛋白質陷阱料理 這些「主菜」也要小心
除了蔬菜,自助餐的肉類料理若經過裹粉油炸或濃厚醬料拌炒,也很容易吃進過多油脂。以下是幾個常見例子:
宮保雞丁、糖醋雞丁:雙重製程油脂累積
這類菜色通常先將雞肉裹粉油炸,再加入辣椒、糖醋等醬料快炒。看似高蛋白、口味下飯,但其實熱量驚人。裹粉部分不易分離,且容易吸油,不適合當作每日固定蛋白質來源。
炸排骨、炸雞腿:選擇與處理方式是關鍵
炸排骨通常直接油炸、裹粉不易剝除,油脂吸收量高;反觀炸雞腿的炸皮較容易撕除,只要去皮後食用,相對來說是比較健康的選擇。
以上是自助餐的挑選原則,其實這些建議同樣適用於其他外食選擇,只要掌握均衡攝取的觀念,就能在外也吃得健康又安心。
讓外食健康更加分的4個小技巧!
為了幫助外食族維持均衡飲食,國民健康署也提供以下建議:
避免白飯:選擇糙米、紫米或五穀飯,有助於補充更多膳食纖維與其他營養素。
少碰炸物:主菜儘量避免油炸料理,改選蒸、煮、燉或烤的方式較為健康。
水果+堅果剛剛好:每天記得準備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以及一茶匙的堅果,補充維生素與好油脂。
早晚一杯奶:早晚各補充一杯奶,有助於攝取足夠的鈣質與蛋白質,讓營養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