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落實環保!5個簡單方法 從飲食開始融入綠色生活
想做環保但不知道如何開始?從永續飲食入手,既簡單又有效,善用這些實用的環保技巧,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永續帶起的綠色風潮持續擴散,飲食的部分也開始出現「永續飲食」的概念,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定義,保障食品安全營養的同時,亦要兼顧到「經濟」、「社會」及「自然環保」三大要素,以達到公平及永續發展。隨著各界積極響應,「永續飲食」逐漸成為大眾日常飲食文化的一部分,營養師陳怡婷臉書分享永續飲食及低碳排飲食的五大精神,《網路溫度計》帶你一文快速掌握相關概念,一起成為時下最流行的永續實踐者吧!
一、多選擇植物性食物
動物性食物在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相較植物性食物高,因此多選擇植物性食物,像是蔬菜水果、豆製品、全穀類、堅果類,可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建議大家可以養成每週一天無肉蔬食日,一起從生活中實踐永續行動。
二、多選擇原型食物
飲食選擇原型食材取代加工製品,一方面可以讓食物保留更完整營養,也可以減少添加劑的攝取,另一方面,食物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也會增加碳排放量,所以選擇原型食材除了讓身體更健康以外,也友善環境。
三、多選擇當地食材
選擇當季的在地食材(國產食材),能降低食物的碳足跡,產地距離愈遠,交通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也越高,長途運輸也會提高食材被添加防腐劑的風險,因此選在地食材有助於減少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衝擊。
四、零浪費
避免食物的浪費,吃多少就買多少,現在很多購物中心、商場、便利商店等,都有出小份量的食物、商品讓民眾選購,購買吃得完的份量,避免吃不完浪費。此外,台灣也有「食物銀行」收集各界捐贈的食物,並分配給各個非營利的民間慈善團體或公立社服機構,提供給沒有足夠食物的人,把「剩食」變成「續食」,減少浪費食物。
五、使用環保餐具
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率,隨身攜帶環保餐具(餐盒、筷子、湯匙、水瓶等),以手帕代替擦手紙、自備購物袋等,這些都是生活當中微不足道的小動作,但都可以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