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聞「粿」色變?粿條、粿仔、粄條、河粉差在哪

懶人包/聞「粿」色變?粿條、粿仔、粄條、河粉差在哪

image source: 示意圖FB 邱家粄條星馬快餐 Sin Ma Express越廚河粉

文/劉又瑋

近日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食物中毒事件,至今(30)日為止已出現25名案例,其中2名死者體內都驗出台灣少見的致命毒素「米酵菌酸」,由於他們都曾吃下店內供應的炒粿條,在中毒原因尚未完全查明之前,台灣人最近聞「粿」色變,連帶造成民眾對同樣以米為原料的粄條和河粉感到憂慮。你知道這些「粿」有什麼差別嗎?不少人無法區分粿條、粄條和河粉的差異,《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為您整理相關資訊報導。

寶林茶室中毒案聞粿色變 粄條、河粉連帶受波及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致死案仍在調查當中,知名婚宴會館大直典華為鞏固消費者信心,27日主動建議婚宴新人,將宴客菜「金蒜蒸帝王蟹」裡面的粿條配料更換為豆腐。另外,也有網友向《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記者表示,某家幼兒園近日將暫停供應河粉、粿條等點心給小孩食用,連同蘇丹紅、小林製藥受影響的食材,包括咖哩、胡椒、紅麴和紅糟等,一併不做使用。

近日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至今已出現18名受害者,其中2名死者體內都驗出台灣少見的致命毒素「米酵菌酸」,由於他們都是吃下店內供應的炒粿條才造成身體出現異狀,在原因尚未完全查明之前,台灣人最近聞「粿」色變,連帶造成民眾對同樣以米為原料的粄條和河粉感到憂慮。不過其實不少人無法區分粿條、粄條和河粉的差異,《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解析成分組成帶各位瞭解,同時幫助大家了解,基隆人常說的「粿仔」又是什麼。

▲ 某幼兒園對於近日產生食安疑慮的食材一率停用,發出公告讓家長安心。

image source: 讀者提供

另外,販售粿條、粄條或河粉料理的業者生意大受影響,以粄條聞名的新竹縣新埔鎮,有業者透露目前消費者上門都會詢問粄條和粿條是否使用同樣食材、有無中毒風險;也有另一家河粉業者表示,與新聞提到的粄條不同,自家河粉是使用進口來台的乾貨,不用擔心。

都是米食「差別在添加物」 基隆粿仔是這款

其實粿條、粄條和河粉全部都含有米的成份,差別在於粿條與河粉會再添加其他澱粉類,造成3口感有所差異。

粄條

百分之百使用純在來米漿製成,是三者中顏色最白的一種,口感厚實、寬度也比較粗,是竹苗、高屏等客家聚落常見的主食選項。

image source: 示意圖FB 邱家粄條

粿條

除了使用在來米漿,粿條還會加入澱粉,讓其顏色呈現半透明狀,厚度比粄條稍薄,口感卻更加Q彈滑順,名稱由來是潮汕人對其的稱呼。

image source: 示意圖FB 星馬快餐 Sin Ma Express

河粉

這款越南人常見的米食,不只在米漿中加入澱粉,還會添加玉米粉和番薯粉等其他粉類,外觀看起來更加晶瑩剔透,會切成較細的形狀烹煮,吃起來更加有嚼勁。

image source: 示意圖FB越廚河粉

粿仔

至於基隆人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粿仔湯,其實使用原料是粿條,不過當地人多半以粿仔來稱呼,之後來到當地,隨便挑一家店品嚐,都能更加融入在地生活。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dvi.pse.is/57yrmg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linktr.ee/housedailyview

加入網路溫度計電子報臉書粉專IG官方帳號,追蹤最即時火熱的網路新聞!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美食 / 米其林星級

看完整排名
  • 1
    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請客樓
  • 2
    君品酒店-頤宮 Le Palais
  • 3
    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天香樓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2025全台萬聖節免費活動攻略:市集、變裝派對、討糖活動通通免費
生活

2025全台萬聖節免費活動攻略:市集、變裝派對、討糖活動通通免費

活動懶人包|10月萬聖節有哪些活動?全台都有免費活動熱鬧登場。還沒決定萬聖節要去哪玩嗎?這篇讓你市集、變裝遊行一次玩透透。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是什麼梗?王世堅金句創2.6萬聲量!〈沒出息〉神曲爆紅原因一次看
時事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是什麼梗?王世堅金句創2.6萬聲量!〈沒出息〉神曲爆紅原因一次看

王世堅質詢柯文哲的金句紅遍中台,一首〈沒出息〉再帶動熱潮。本人不僅幽默回應還自己玩梗!金句爆紅成迷因關鍵是什麼?馬上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地來了解吧!
療癒經濟帶動按摩熱潮?網友愛上按摩椅的5大理由+10大品牌排行
生活

療癒經濟帶動按摩熱潮?網友愛上按摩椅的5大理由+10大品牌排行

近年來,「療癒經濟」崛起,絨毛玩偶、香氛手作等商品成為市場新寵。但療癒不僅止於心理層面,更多人追求身心合一的放鬆,「按摩」也變成日常必備自我療癒儀式。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