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最快10月合法上市!為什麼電子菸被禁止、部分加熱菸卻能過?真的比較安全嗎?
懶人包|電子菸和加熱菸到底差在哪裡?對健康影響比較低嗎?本文一次帶你看懂政策、管制與爭議。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9月12日宣布,美國菸商提出的8個菸草柱與3款組合元件已全部通過審查,將於10月11日正式生效。這是《菸害防制法》修正後,第一批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可在台灣合法上市的加熱菸產品。加熱菸上市後怎麼管?稽查、神秘客到購買限制一次看。
兩家業者過關 部分產品10月生效
國健署今年7月底曾公布,已有兩家業者、共14個品項獲得「有條件通過」處分。
其中,美國菸商送審的8個菸草柱與3款組合元件,在9月12日完成最後上市前文件核定,確定將於10月11日生效。至於另一家業者的6個菸草柱品項,雖同樣有條件通過,但仍在最終法制作業階段,實際生效時程需視文件確認與業者準備。
為什麼禁止電子菸 但加熱菸卻能上市?
2023年3月修正後的《菸害防制法》對新型態菸草產品採取不同處理方式:電子菸全面禁止;加熱菸則改採管制,必須通過「健康風險評估」才可合法製造、輸入或販售。
國健署說明,這次通過的產品是依照制度規範,由毒理學、臨床藥理、成癮與公共衛生等專家逐案審查業者資料後「有條件通過」。換句話說,加熱菸能上市並非全面開放,而是因修法後建立了審查機制,讓特定產品在規範下獲得許可。
加熱菸上市後怎麼管?政府管制方式公開
雖然有產品獲准,但上市後仍須接受嚴格規範。國健署表示,將由中央與地方合作執行稽查,範圍涵蓋產品源頭與販售通路,並禁止販售給孕婦及未滿20歲的青少年。
同時,會透過「神秘客」抽查監測業者是否遵守規範,並定期公布違規案例。業者還必須定期委託第三方提交「上市後監視與管控機制報告」,內容包含盛行率、易感族群調查、不良事件紀錄、新增成癮資料與國外風險資訊等;若未能履行規定,最重可廢止核定。
可以帶國外的加熱菸回台灣嗎?
答案是不行。國健署提醒,未經國內核准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此外,不論傳統紙菸或加熱菸,皆含有尼古丁,長期使用仍具健康風險。
目前全台約有2,700家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戒菸服務,也能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透過LINE(ID:@tsh0800636363)獲得專業諮詢。
電子菸和加熱菸有什麼不同?網友怎麼看?
根據教育部學校衛生資訊網資料顯示,電子菸是透過電能驅動霧化器,加熱煙彈內的液體(俗稱煙油)變成煙霧,讓使用者吸入肺部。它的外型與尺寸多樣,有些與紙菸相似,也有的設計成隨身碟、螢光筆或玩具等。其基本構造包含霧化器、煙液匣(煙彈)、電子元件、吸嘴、開關按鈕與電池。
相較之下,加熱菸則是利用電子元件加熱「菸草柱」,釋放出尼古丁與菸霧供人吸入。其主要組成包括菸草柱、加熱器、電子元件與電池。換句話說,電子菸使用的是煙油,而加熱菸用的是真正的菸草柱,兩者雖然都屬於新型態菸草產品,但在結構和使用方式上有所不同。
這樣的差異,也在網路上掀起討論。有人指出「電子菸被全面禁止,但加熱菸卻能合法上市,讓人看不太懂政策邏輯」。也有網友認為「至少加熱菸有經過審查,比沒管制的產品來得安全一點」。不過也有聲音質疑,「不管是煙油還是菸草柱,裡面都有尼古丁,對健康的影響還是存在」。根據國健署與教育部的資料,不論是電子菸或加熱菸,都含有尼古丁與其他有害成分,長期使用仍具健康風險。至於是否能算「比較安全」,目前仍缺乏足夠證據支持,官方也未將其視為安全的替代品。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