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裡的乾燥劑不是越多越好!開封後反而加速受潮 營養師解答:馬上丟掉才正確
你也陷入乾燥劑迷思了嗎?保健品內的乾燥劑、棉花其實只在「這狀態」有效,做錯反而讓產品更快受潮變質。
by 余紫瑄

image source: 示意圖/pixabay
隨著民眾保健意識提升,家中常備的維他命、營養品越來越多,但你知道嗎?瓶子裡那包小小的乾燥劑,其實開封後就該立刻丟掉!營養師Gary日前在Threads上分享冷知識,指出「保健品裡的乾燥劑,開瓶就該丟掉」,消息一出瞬間引發廣大討論,不少網友驚呼「長知識」,直言過去都做錯了,「我還會把上一瓶的乾燥劑放到下一瓶裡,以為會雙倍乾燥」、「我都吃到完才丟」,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不僅無效,還可能加速產品受潮。
乾燥劑不是「保鮮符咒」!開瓶後恐反成濕氣來源
很多人以為保健品與藥品常見瓶裝包裝內的乾燥劑「越多越好」,因乾燥劑能吸濕防潮、延長保存期限,事實卻恰好相反。對此Gary解釋,乾燥劑在密封前確實能吸濕防潮、延長保存期限,但一旦開封後便會迅速吸收空氣中水分,飽和後甚至可能釋出濕氣,反而加速藥品受潮變質,「放著不丟,它會反咬你一口」。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指出乾燥劑的功能是在產品開封前吸附水氣,以維持品質。保健品一經開封,乾燥劑長時間接觸空氣,很快就會吸附飽和失效,甚至因持續吸水而讓食品或保健品更容易受潮、變質。至於藥瓶裡的棉花,也只是為了在運送過程中防止藥品破碎,開封後同樣應該丟棄。
另外,營養師Gary也提醒,保健食品大多不需要放進冰箱,因為反覆拿進拿出會因溫差產生水氣,反而更容易受潮。最佳做法是依照瓶身標示,放在乾燥、陰涼、避光的環境即可。
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完全顛覆認知」、「我家長輩超愛留下乾燥劑,以為放越多越安全」、「真的要立刻檢查藥櫃」,甚至有人分享「我還會把上一瓶的乾燥劑放到下一瓶裡,以為會雙倍乾燥」。

image source: 示意圖/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