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飆35度!吹冷氣舒爽卻身體失衡?醫師提醒4大關鍵
冷氣雖能消暑,卻可能讓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平衡。
by 顧詩蓓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最近一週全台氣溫大多落在31至35度,走出門就像進了烤箱,許多人回到室內第一件事就是把冷氣開到最強。短暫的涼快雖然舒適,但有人開始發現自己越來越常頭痛、肩頸僵硬,甚至吃東西後腸胃不舒服。中醫師周宗翰指出,這些狀況不是單純「太虛」,而是長時間處在低溫環境,寒濕困住脾胃、風寒入侵體內,導致所謂的「冷氣病」。
冷氣病症狀有哪些?冷風直灌 身體難以適應
當冷風長時間直吹頭部、背部或腹部,氣血循環容易受阻,腸胃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很多人習慣整晚開冷氣睡覺,隔天早上醒來常覺得頭重、手腳冰冷,甚至有腹痛或消化不良的困擾。這些狀況若持續發生,就可能代表身體已經出現冷氣病。長期下來,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感冒、疲倦與腸胃不適纏身。
冷氣溫度怎麼調才不傷身?中醫師解析
面對炎熱高溫,冷氣當然不能完全關掉,但使用方式很重要。建議冷氣溫度維持在26~28°C,並搭配加濕器或水盆保持濕度,每天記得開窗通風換氣。風口應避免直吹頭、背或肚子,睡覺最好設定定時,避免一整晚冷風吹拂。
冷氣房如何保暖?洗頭後也要注意
在冷氣房內適度保暖,能幫助身體維持陽氣。建議準備薄外套、披肩或襪子,午睡時蓋上薄毯保護腹部。洗頭後一定要吹乾再進冷氣房,以免濕氣加重寒氣。飲食上則可多喝溫水、薑茶,少碰冰品,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哪些穴位可以舒緩冷氣病?
周宗翰也建議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來舒緩不適:
風池穴:幫助緩解頭痛與肩頸緊繃。
足三里:有助於健脾補氣,改善腸胃問題。
合谷穴:可用來釋放壓力、減輕身體緊張。
如何透過作息預防冷氣病?
除了環境調整與穴位按摩,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是預防冷氣病的關鍵。早睡早起能養陽氣,白天適度曬太陽有助排出體內寒氣,並且保持愉快心情,讓氣血運行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