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乾澀是乾眼症嗎?為什麼喝水、點人工淚液還是乾?醫師推薦6種食物能護眼
眼睛乾澀已是3C世代的日常困擾,但和乾眼症並不劃上等號;螢幕、冷氣與年齡變化,都可能是背後的原因。

上班盯電腦,下班滑手機,再加上冷氣房的乾燥環境,許多人常覺得眼睛乾澀甚至刺痛。醫師提醒,眼睛乾雖然不舒服,但並非每一次都代表「乾眼症」。要有效保養,必須先釐清問題來源。
眼睛乾澀的常見原因
羅眼科體系總院長羅英源醫師指出,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會讓眨眼次數減少,進而造成眼睛乾澀。他解釋,除了3C使用過度,乾燥環境也會加速淚液蒸發,像冷氣房或冬季乾冷天氣,都是常見的加重因子。隨著年紀增長,淚液分泌量本就會下降,因此中高齡族群也容易受到乾澀困擾。
眼睛乾澀是乾眼症嗎?
許多人一旦覺得眼睛乾,就懷疑自己得到乾眼症,但事實上兩者不同。一般的乾澀感大多是暫時性,只要讓眼睛休息、離開乾燥環境或補充水分,就能改善。相對之下,乾眼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會長期影響生活品質,無法單靠休息緩解,必須接受眼科醫師的專業治療。
眼睛乾澀怎麼辦?日常改善的方法
想讓眼睛舒服,其實不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使用人工淚液,為眼睛補充水分。另一個重點是養成「30-1-2」的習慣:每使用螢幕3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1到2分鐘,看向遠方或閉眼,都能讓淚液重新分布。環境方面,也可以透過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減少乾燥對眼睛的影響。
從飲食幫助眼睛健康
除了生活習慣,飲食調整也能在日常中默默保護眼睛。像鮭魚這類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減少眼睛發炎;胡蘿蔔和地瓜提供的維生素A,能維持角膜健康;而堅果、葵花籽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抗氧化效果,能減輕自由基對眼睛的傷害。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羅英源提醒,如果乾澀狀況只是偶爾出現,多半不必太擔心。但若不適感持續不退,甚至影響閱讀或工作,就該及早就醫檢查。透過專業診斷,才能確認是否真的罹患乾眼症,並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總而言之,眼睛乾澀已成為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但並非所有乾澀都是疾病。只要留意用眼習慣、改善環境並注意飲食,大多數的不適都能獲得緩解。若症狀遲遲未改善,就該讓專業醫師介入,才能真正守護好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