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雞胸肉「打開即食」真的安全嗎?營養師3個觀念揭露冷吃隱憂與正確吃法
方便、好吃的即食雞胸肉,其實也有安全細節要注意,尤其是冷吃的時候。
by 顧詩蓓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超商冷藏櫃裡,一包包即食雞胸肉排得滿滿,義式香草、麻辣、五香、泰式,各種口味應有盡有。真空包裝、方便攜帶,標示上還寫著「打開即可食用」,讓不少人習慣拆封就吃。營養師蔡正亮以朋友的經驗提醒,冷吃雖省事,但背後可能藏著肉毒桿菌的風險。
真空包裝並非絕對安全
蔡正亮表示,他的朋友爬山總會帶雞胸肉,從不加熱,理由是「加熱後放久容易壞」。他指出,真空的確能隔絕空氣、延長保存,但如果製程中受到肉毒桿菌污染,真空反而可能提供它生存的條件。
這種細菌怕高溫,也不適合在酸性環境下生長,但在低酸(pH大於5)、沒有氧氣的環境裡,卻能存活很久。真空雞胸肉正好符合這兩個條件,即使已經煮熟並冷藏,如果孢子還在,仍可能釋放毒素。
毒性比常見食物中毒菌更強
肉毒桿菌的神經毒素威力驚人,比大腸桿菌、沙門桿菌危險數十倍。中毒後可能吞嚥困難、肌肉喪失功能,甚至影響呼吸,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雖然市售雞胸肉多經過嚴格檢驗,但蔡正亮強調,「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尤其是低酸性真空肉品,更要多一層防護。
加熱是最簡單的防線
好在,這種毒素遇到高溫就會被破壞。蔡正亮建議,雞胸肉雖然標示「打開即可食用」,最好還是加熱再吃。就算只是用微波爐,也能大幅降低中毒風險。
他再次提醒:「多一道加熱,就是多一層安全。」同時也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並確實遵守保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