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也能好心情!必學3招讓你雨天舒適不狼狽
懶人包|中南部連日暴雨、台北也陷綿綿細雨,衣服曬不乾、鞋子全濕?盤點3個小撇步,濕漉漉天氣也能從容面對。

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的資料,中南地區連續三天受大低壓帶及西南氣流影響,發布豪雨特報,在嘉義更是造成了淹水,不管你是位於暴雨來襲的中南部,還是陰雨綿綿的台北,這些內容都非常實用!以下為三個「雨天舒適生活小撇步」:
鞋子選對超重要!防滑、防水、透氣、快乾缺一不可
雨天穿錯鞋,回家後除了鞋襪全濕,很有可能會造成一些腳部疾病!根據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表的文章,腳長時間困在潮濕密不透風的鞋裡,非常容易滋生細菌以及黴菌,那麼該如何挑選正確的鞋襪避免細菌滋生?黃軒醫師建議,鞋子要選擇防水、防滑、透氣、快乾的材質,例如最直接阻擋水的高筒防水雨靴或Gore-Tex材質的防水運動、休閒鞋。
黃軒醫師也說,建議在辦公室準備「乾鞋子、乾襪子、乾毛巾」,因應雨天時會遇到的突發狀況。如果腳持續紅腫、疼痛、發燒或起膿,務必就醫。
衣服曬不乾?善用家電省大事
家事達人陳映如在臉書發文表示,雨天濕氣重,曬在陽台的衣服時常會不易乾、產生異味,陳映如建議,如家中有乾衣機,可以先烘乾一遍,衣服晾在室內時,也可以用除濕機、電風扇帶走衣物中的水分,加速衣物乾燥的過程,或是在一開始操作洗衣機時,把脫水時間拉長,讓衣服在比較乾燥的情況下,減少需要晾曬的時間。另外,用洗衣夾時,建議按照「長在外,短在內」的曬法,下擺會形成像山一樣的拱門,利用煙囪效應,減少衣服曬乾所花的時間。
小空間不悶熱!自然除濕法提升居家舒適度
下雨天時房間內傳來一陣霉味卻不知從哪來?這種潮濕氣候容易造成家居環境的濕氣累積,讓室內散發出不舒適的氣味,不僅如此,高濕度的環境也可能導致家居黴菌滋生,對健康造成影響。以下為多位醫師組成的社群粉專「健康多1點」的文章,分享一些天然的除濕方法,這些方法無需額外費用,只需放著就能讓您的家居環境保持乾燥和舒適!
1.報紙
舊報紙別急著丟!紙張吸水力強,只要捲成筒狀、用膠帶固定,放進衣櫃、鞋櫃角落,就能發揮除濕效果,每2個月更換一次即可。
2.咖啡渣
喝完咖啡的咖啡渣含有多孔結構和酸性物質,可吸濕除臭。微波加熱1分鐘除濕後裝入小容器,放在廚房、鞋櫃都超適合。
3.鹽巴
鹽巴吸濕力強,如果你發現鹽結塊了,那它就正在默默除濕!可放在窗邊或潮濕角落,幫助空氣變乾爽。
4.小蘇打粉
放在無蓋的瓶罐中,小蘇打粉就能吸收空氣中的水氣,表面變硬就代表吸飽了,可以更換新的,舊的還能當清潔劑使用,一物多用。
5.木炭
竹炭表面有無數細孔,能有效吸濕除臭。放在鞋盒、衣櫃或房間角落,環保又耐用,還能重複使用。
6.用過的暖暖包
別丟!裡面的活性碳、鐵粉和蛭石都有除濕力。放在衣櫃、鞋子或包包中可吸濕除臭,曬曬太陽就能再利用,經濟又環保。
下雨天除了注意自身或是周邊環境的舒適度,也要注意出門時避免穿舊鞋,容易滑倒,甚至是骨折,行車時也務必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