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就身體不舒服?醫師揭真相:「4大身體警訊」不是你想太多
下雨天除了防災,也要注意身體的小警訊,別讓健康亮紅燈。關於下雨會帶來的身體健康困擾,請看專家們怎麼說!

雖然「蝴蝶」颱風對台灣不會有直接影響,但可能會帶來強風大雨。每當颱風季來襲,風雨交加不僅影響我們的生活節奏,更潛藏不少健康風險。每次下雨就開始這裡痛、那裡不舒服嗎?像是咳嗽、肚子不適、關節痛等。專家提醒,颱風天除了要做好防颱準備,別只顧著搶泡麵、青菜,也要特別注意身體健康狀況。
以下是幾項在雨天常見的健康困擾與預防對策,提醒大家別因疏忽讓小病變大病!
下雨常見健康困擾一:潮濕導致呼吸道疾病
說到下雨天,家裡總是會變得濕濕黏黏,這樣的濕氣真的很有感!濕氣高會影響人體健康嗎?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絲專頁表示,颱風天氣環境濕度高,尤其是長時間待在家中或辦公室等密閉空間,若通風不良,潮濕角落很容易孳生霉菌與細菌。這些微生物會導致過敏性鼻炎、氣喘或是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加劇。許多人會發現,平時沒什麼症狀,一遇到下雨天就開始咳嗽、鼻塞,這可能就是濕氣惹的禍!
醫師建議:保持室內通風或使用除濕機,減少濕氣堆積;有呼吸道問題的人更要避免長時間待在潮濕處。
下雨常見健康困擾二:飲食衛生差導致腸胃道感染
颱風過後,常常會看到水溝滿出來、積水四處流,黃軒醫師提醒,這時候如果污水跑進飲用水系統,就容易引發腸胃不適,像是拉肚子或腸胃炎。
醫師建議:一旦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尤其是呼吸道症狀。保持個人衛生、戴口罩、遠離人群及潮濕環境,有助降低病毒感染風險。
下雨常見健康困擾三:濕滑路面易引發跌倒事故
雨天本來就容易打滑,黃軒醫師表示,對長者、有神經系統問題或本來走路不穩的人來說,風大雨大的時候更危險。不只怕跌倒,還得注意路邊可能倒下的樹木或招牌,出門前最好多留心一下。
醫師建議:若非必要,雨天最好避免外出;萬一需要出門,建議穿防滑鞋、走路放慢,盡量避開像樹木、招牌等有倒塌風險的區域。家中也可以在浴室或樓梯加裝止滑設備,減少滑倒風險。
下雨常見健康困擾四:關節痠痛變明顯,其實是天氣病惹的禍
每到下雨或氣溫驟變,有些人膝蓋就痠痠的、卡卡的,走起路來不太順。這種因氣候變化引起的不適,其實就是俗稱的「天氣病」,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張光華說明,在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人身上特別常見,遇到下雨天或是天氣變化的時候,膝關節會比較痠痛。
醫師建議:膝關節長期承受身體重量,加上天氣濕冷時血液循環變差,痠痛感更容易發作。建議控制體重、避免久蹲或盤坐,並加強大腿肌力,有助減緩關節負擔。若出現僵硬、疼痛等症狀,可透過熱敷、物理治療或口服藥物改善。有不舒服的情況,建議還是找醫師看一下比較安心。
雨天不只是生活上的不便,更可能讓身體發出一些被忽略的警訊。從呼吸道到腸胃、從關節不舒服到行走安全,這些事情看似是小問題,其實都和我們的日常習慣與環境息息相關。身體有狀況別拖,早點注意才能避免變嚴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