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成長關鍵在這裡!美國心理學家揭「越能面對批評」升遷才會加速

你能好好接住批評嗎?關鍵職場技能新思維,消化建設性批評是領導效能驅動力。掌握調整認知、評估來源,建立信任關係,讓你在職涯中走得更遠、爬得更高。

by 《商業周刊》王貞懿
職場成長關鍵在這裡!美國心理學家揭「越能面對批評」升遷才會加速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當主管在會議室裡指出你報告的缺失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立刻為自己辯護,還是虛心接受建議?這個看似簡單的反應,可能決定了你職業生涯的高度。

華頓商學院組織心理學家格蘭特(Adam Grant)指出,職場上最被低估的技能,就是接受嚴厲但善意回饋的能力。他強調:「最被低估的職場技能是接受嚴厲建議的能力。獲取知識很容易,得到建設性批評卻很困難。如果你無法接受真相,人們就會停止告訴你真相。」

研究也顯示,回饋是績效表現和領導效能的關鍵驅動力。特別是負面回饋可能很有價值,因為它讓我們能夠監控自己的表現,並提醒我們需要做出重要的改變。

成長最快的人 往往最能接受回饋

格蘭特進一步解釋,成長最快的人往往是最能接受回饋的人。然而,在職場上消化建設性批評往往說得容易做得難。因為當接收到負面回饋時,我們的自然反應通常是生氣、反駁或者過度自我審視。

人們傾向於列舉自己正確的理由,或質疑對方的動機。然而,專家認為,適當回應批評而不採取防禦態度,有助於提升工作表現、滿意度和職場人際關係。

3步驟練習 你也能平靜接受批評!

領導力專家暨前寶僑公司高階主管毛茲(Scott Mautz)表示調,接受批評的過程從收到回饋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他建議,可以採取以下3個步驟:

第1步:評估回饋來源的可信度
判斷給予回饋的人是否有資格批評你。考慮以下問題:你們是否密切合作?對方是否了解你的工作內容和決策原因?他們通常是否能提供高品質的建議?記住,有價值的建議應該提供明確的改善建議,幫助你朝專業目標(如升遷)邁進。

第2步:調整對批評的認知
假設對方懷有善意,記住被評判總比被忽視來得好。這種心態轉換有助於你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批評。

第3步:找出能讓你更強大的元素
回顧你的工作表現,試著以第三者的角度檢視。這些建設性批評是否公平且有幫助?是否與你過去收到的回饋一致?這樣的反思有助於你實施最有用且合理的部分。

組織心理學家厄里琪(Tasha Eurich)則提出接收負面回饋的另一種框架,通過5步驟,將批評轉化為成長動力。

3步驟練習 你也能平靜接受批評!
 
image source: 《商業周刊》王貞懿整理/《房產溫度計》製圖

心態轉換有助建立信任、職涯突破

格蘭特建議將自己想像成渴望進步的奧運選手,而非只想聽到讚美的人。「證明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展現你願意改善自己。」這種心態轉換不僅促進個人成長,更能在職場建立信任關係。

當我們以學習心態面對批評,而非視為人身攻擊時,就能獲得成長機會並贏得他人尊重。在快速變化的職場中,保持開放心態接受回饋,正是通往成功的關鍵。

畢竟,願意聆聽真話的人,往往能在職業生涯中走得更遠、爬得更高。

本文獲《商業周刊》授權轉載,原文「面對批評,你的第一反應是?華頓心理學家:升遷越快的人,都有這項超能力​」。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人物 / 通告藝人

看完整排名
  • 1
    陳漢典
  • 2
    鍾欣凌
  • 3
    從從 唐從聖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是什麼梗?王世堅金句創2.6萬聲量!〈沒出息〉神曲爆紅原因一次看
時事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是什麼梗?王世堅金句創2.6萬聲量!〈沒出息〉神曲爆紅原因一次看

王世堅質詢柯文哲的金句紅遍中台,一首〈沒出息〉再帶動熱潮。本人不僅幽默回應還自己玩梗!金句爆紅成迷因關鍵是什麼?馬上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地來了解吧!
2025全台萬聖節免費活動攻略:市集、變裝派對、討糖活動通通免費
生活

2025全台萬聖節免費活動攻略:市集、變裝派對、討糖活動通通免費

活動懶人包|10月萬聖節有哪些活動?全台都有免費活動熱鬧登場。還沒決定萬聖節要去哪玩嗎?這篇讓你市集、變裝遊行一次玩透透。
療癒經濟帶動按摩熱潮?網友愛上按摩椅的5大理由+10大品牌排行
生活

療癒經濟帶動按摩熱潮?網友愛上按摩椅的5大理由+10大品牌排行

近年來,「療癒經濟」崛起,絨毛玩偶、香氛手作等商品成為市場新寵。但療癒不僅止於心理層面,更多人追求身心合一的放鬆,「按摩」也變成日常必備自我療癒儀式。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