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忘記報稅勿慌!綜所稅補報三步驟教你免罰款 利息、滯納金區別與計算一次搞懂
錯過所得稅申報期限怎麼辦!財政部教你逾期補報三步驟,詳解利息、滯納金如何計算,助您省下高額罰鍰與法律風險。

報稅季結束了,您是否突然想起還沒申報綜合所得稅?別擔心!財政部提醒,即使錯過了申報期限,只要在未經檢舉或國稅局調查前「自動補報繳」,並依規定加計利息,就能免於罰款!逾期申報的民眾請盡快依循以下三步驟辦理,守護您的荷包。
逾期報稅補救SOP 財政部教你這樣做!
第一步:主動前往國稅局辦理人工申報
● 無論您身在何處,請優先前往您戶籍所在地的國稅局,辦理人工申報。
● 如果前往戶籍地國稅局不便,您也可以就近選擇任何一個國稅局。請注意,這僅限於申請本人資料的查調(不包含申報戶所有成員資料),查調完成後仍需填寫申報書。
第二步:依規定繳納稅款並加計利息
● 持「綜合所得稅自動補報稅額繳款書-15H」前往代收稅款的金融機構以現金繳納,請務必留意,郵局不提供代收服務。
● 利息計算說明:自原繳納期限屆滿日(2025年6月30日)的次日算起,至您實際補繳稅款的當天為止,將會依照2025年1月1日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目前為1.725%)按日加計利息。
第三步:繳款完畢後,提交所有申報資料
● 完成繳稅後,請將您的申報書、繳款書(務必保留證明聯)以及所有相關證明文件,一併送交或郵寄至您的戶籍所在地國稅局。
逾期未補報?小心這些額外費用與嚴重後果!
「自動補報繳」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能讓您依循《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免除各稅法所定關於逃漏稅的罰鍰及相關刑事責任。然而,一旦錯過主動補救的黃金時機,或是存在刻意短漏報的情況,後果將可能變得複雜且代價高昂:
【逾期費用解析:利息與滯納金的差異】
根據財政部官網的「核算滯納金、滯納利息及自動補繳利息程序說明」,逾期繳稅可能涉及兩種費用:
▲滯納利息:
● 這筆費用是您因延遲繳稅而產生的利息,無論您是自動補報繳或被查獲,都必須加計。
● 自動補報繳時,利息會從原繳納期限截止的次日(例如2025年6月30日截止,就從7月1日開始)起算,直到您補繳的當天為止,按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按日加計。
● 若未主動補報繳而被查獲,利息通常會從繳納期屆滿的第31天起算。
▲滯納金:
● 滯納金是針對您「逾期未繳稅」的行為所加徵的費用,通常按每逾3日加徵應納稅額的1%,最高加徵至10%為止。
● 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如果您是在未經檢舉、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自動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依據「核算滯納金、滯納利息及自動補繳利息程序說明」,補繳之稅款「免加徵滯納金」。
● 若未主動補報而直接被國稅局查獲,則仍會被加徵滯納金。
【逾期日數與滯納金計算方式】
● 遲繳1至3天:若在稅款截止日隔天起算3日內(例如2025年7月1日至7月3日)補報,因未逾3日,暫不加徵滯納金,但仍需按日加計逾期利息。
● 遲繳4至30天:除了按日加計利息外,每逾三天會加徵應納稅額的1%滯納金,最高可累計至10%(即遲繳30天)。
● 遲繳30天以上:此時滯納金已達最高10%,在此基礎上從第31天起至實際繳稅前,每日仍會持續按郵局的「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加計利息。因此,您最終需繳納的金額將是:原稅金+10%滯納金+按日計算的利息。
【被查獲或檢舉的法律責任與罰鍰】
主動補報繳是規避罰則的關鍵,若您的逾期行為被國稅局發現或經他人檢舉:
● 短報、漏報所得:除了補繳稅款,還可能面臨所漏稅額兩倍以下的罰鍰。
● 故意詐術逃漏稅:若是蓄意使用詐騙等不當手段逃漏稅,屬於嚴重違法行為,依《稅捐稽徵法》第41條規定,可能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科最高1,000萬元以下罰金;若個人逃漏稅額達1,000萬元以上,刑責與罰金將會更高,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科1,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罰金。
因此,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罰款和滯納金,《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提醒您,一旦發現逾期未報稅,應儘速依照上述步驟辦理補報繳。
辦理自動補報稅所需文件
● 本人親自辦理:需準備本人身分證正本。
● 委託他人代辦:除了受託人本身的身分證正本外,還需攜帶委託人的身分證正本或影本(影本須切結與正本相符)、印章,以及委任書。
● 若有新增扣除額:請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 若有退稅款項:請備妥您的金融機構帳戶資料,以便國稅局辦理退稅。
如果您在補報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協助,請隨時撥打財政部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000-321(市話),或直接聯繫您的戶籍所在地國稅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