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型鏈球菌感染人數創下歷史新高!6類人最要小心
日本爆發A型鏈球菌疫情,刷新1999年至今紀錄。醫生提醒幾類人務必留意感染風險,赴日切記戴口罩、勤洗手,疾管署將持續監測主要病原株致病力與傳播力狀況。
根據日媒報導,至6月2日止,日本今年已有977人感染A型鏈球菌,並引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病例數是去年同期的2.8倍,也是199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疾管署表示台灣目前未見異常,與近4年趨勢相當。由於感染A型鏈球菌一旦深入筋膜,將會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嚴重時甚會致死。醫生提醒幾類人要特別留意傷口感染,疾管署也將持續監測主要病原株致病力與傳播力狀況。
從上呼吸道到皮膚、肌肉組織傳染力強 孩童成人均有可能感染
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症,又稱為化膿性鏈球菌,好發於3至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傳染力強,成人也無可倖免。通常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常見的臨床症狀如發燒、喉嚨痛、扁桃腺腫大發炎化膿、草莓舌(舌頭上有明顯凸起),皮膚也會出現如砂紙般粗糙的疹子。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容易引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除了感染喉嚨,A型鏈球菌還可能感染皮膚造成膿疱瘡,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是深入筋膜,將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或「噬肉菌」感染,若再引起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恐將導致多個臟器衰竭,進而休克死亡。
戴口罩、勤洗手 小心處理皮膚傷口 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風險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解釋,A型鏈球菌是環境中一直存在的細菌,全球各地都有。然而,如果患者免疫力較差,細菌可能會進入脖子較深處吃掉軟組織,破壞周邊血管、動脈或神經,引發大出血或菌血症。如果患者皮膚有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看起來就像是傷口被吃掉了一塊,所以又稱為「食人菌」。以台灣目前的醫療水準,A型鏈球菌的致死機率並不高,但若患有糖尿病、尿毒症、神經系統異常、有傷口卻無法察覺、褥瘡,或是本身體質虛弱者,還是有死亡風險。
由於A型鏈球菌是經由飛沫或接觸傳染,國內醫師呼籲民眾,赴日旅遊時盡量戴口罩、勤洗手,小心處理皮膚傷口,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曾淑慧提醒,A型鏈球菌感染個案的增加,可能是出現新的病原株,也可能是因為新冠疫情趨緩,放寬防疫措施,人際接觸增加等環境改變,有利於病原傳播。雖然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於法定傳染病,但是為了及早發現新的致病病原株,疾管署也將持續監測,針對感染個案的菌株做基因定序,以了解主要病原株致病力與傳播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