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鼻塞、咳嗽樣樣來!上班族10大冷氣病症狀 醫師專業解析
頭痛、喉嚨乾、肩頸痠痛,甚至像中暑般全身疲倦,看似只是小狀況,其實往往和冷氣吹太久有關;這些小毛病累積起來,久而久之,就成了上班族最常抱怨的困擾。

別再讓冷氣綁架你的健康!
上班族一天在辦公室待上八小時,最幸福的瞬間,莫過於冷氣一開、涼風瞬間灑滿整個空間。但這份清爽往往維持不了多久,喉嚨開始乾癢、鼻子忍不住狂揉,肩頸也僵硬痠痛;有時甚至頭痛、發懶,整個人像被抽光了電力。
更糟的是,看似無害的冷氣房,卻暗暗埋著健康隱憂。過敏、氣喘容易復發,一個噴嚏接著一個停不下來。尤其9、10月連假多,許多人假期前熬夜趕進度,假期一結束又立刻回到崗位,疲憊與不適更容易被「冷氣病」放大。這些看似小小的不舒服,其實正悄悄侵蝕著上班族的日常與健康。《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盤點上班族最常遇到的十大冷氣病症狀,快來看看你中了幾項!
No.1 頭暈、頭痛

剛走進冷氣房時,涼意讓人覺得舒暢清爽,但撐到下午,腦袋卻開始發脹,彷彿被套上緊箍咒般緊緊箍住。特別是冷氣口直吹頭頸時,症狀更明顯,因為血管收縮過快容易引發頭痛;長時間待在低溫環境裡,血液循環變差,更讓人頭暈腦脹。
很多人以為只是用眼過度或壓力大造成的不適,卻忽略了冷氣房與室外的溫差,才是隱藏的元兇之一。這種疼痛不算劇烈,卻能悶上一整天,讓人難以專心工作,精神也跟著被拖垮。網友表示:「我四肢冰冷,冷氣吹久了還會偏頭痛」、「所以我才討厭吹冷氣,常常頭痛」、「公司冷氣都開很強,所以外套熱水必備,就怕溫差大」。
No.2 精神不濟、身體無力

早上剛打卡還精神滿滿,下午卻開始哈欠連連,身體像被抽空。除了飯後血糖的影響,你有想過冷氣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嗎?
竹北成功風澤中醫診所院長黃聖哲醫師解釋,冷氣病屬於「風寒」,冷氣吹久了會讓體質偏寒,血液循環變差,出現疲倦、手腳冰冷或怕冷;若是壓力過大引起的,則屬於內在情緒影響,容易變得易怒、口乾舌燥,甚至腸胃不適、焦躁不安。對上班族來說,往往不是單一的不適,而是兩種情況同時出現:白天精神渙散、提不起勁,晚上卻又因為不舒服而難以入睡。久而久之,就像陷入一個日夜交替卻停不下來的疲憊循環,讓身體與心情都越來越沉重。
想改善這樣的問題,除了避免冷氣直吹,黃聖哲醫師分享也能靠一些方法幫身體「暖回來」!像是元氣比較虛、總是提不起勁的人,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或玉屏風散來補氣;若是血虛、容易臉色蒼白,就會用到加味四物湯;常常手腳冰冷的人,則需加入桂枝、川芎、桃仁、紅花這類活血化瘀的藥材,幫助血液流動;另外,也能透過針灸或穴位敷貼,把溫性藥材貼在特定穴道,讓經脈暢通,驅散體內的風寒。
No.3 鼻塞、咳嗽

進了冷氣房,鼻塞、打噴嚏、還會咳上兩聲,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該不會感冒了吧?」其實背後原因並不單一。永和風澤中醫診所院長林易平醫師指出,若症狀伴隨發燒、全身痠痛,多半真的是感冒;但如果流清水鼻涕、眼睛和喉嚨發癢,而且一離開冷氣房就立刻緩解,那就可能是過敏。至於沒有感染,卻一吹冷氣就乾咳、喉嚨癢,往往就是俗稱的「冷氣病」在作祟。
網友討論裡也很有共鳴,有人說「一吹冷氣喉嚨就乾到不行,可以放盆水或用加濕器」,也有人抱怨「有人超怕熱要開超低溫,我卻冷到流鼻水、打噴嚏」。還有人無奈表示,喉嚨乾久了會變成習慣性清喉嚨,自己不舒服,身邊的人也被搞得煩躁。
林易平醫師提醒,想擺脫「冷氣病」,除了避免冷風長時間直吹外,也可以從日常調養著手。像是常一吹冷氣就鼻塞的人,可以用黃耆雞湯來減緩症狀;氣虛、容易疲倦的人,則適合喝紅棗枸杞茶補氣;若是動不動就乾咳,可以靠雪梨銀耳湯來潤肺。此外,隨身準備溫熱飲品,或適時按壓迎香、合谷等穴位,都能幫助鼻腔暢通,讓冷氣房裡的不適減到最低。
No.4 肌肉緊繃、關節僵硬

下班時明明沒去健身房,卻痠痛得像被揍過一樣。有上班族直呼:「一整天下來真的不輕鬆…肩頸痠痛、上背緊繃,動來動去還是不舒服。」永和風澤中醫診所院長林易平醫師提到,以中醫的角度,這就是所謂「寒邪入侵」,冷風一吹,氣血堵住不順暢,肩頸自然僵硬;現代醫學也談到,低溫會讓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循環一差,肌肉和關節就容易「卡卡」。
那要怎麼判斷不適是冷氣惹的禍,還是姿勢或情緒造成的呢?林易平醫師解釋,若只是短暫僵硬,通常和姿勢不良或受寒有關;若同時出現手麻、頭暈,就要警覺是否是頸椎問題。至於經常伴隨頭痛、胸悶的狀況,壓力與情緒往往才是真正的關鍵因素。
若是因為冷氣引起的不適,林易平醫師建議,日常可避免冷氣直吹,適度披外套、小絲巾保暖;痠痛發作時,可以用熱毛巾熱敷約15至20分鐘左右,或透過艾灸、刮痧、拔罐幫助舒緩;體質偏寒的人,也能透過薑茶、桂圓紅棗茶暖身;不過如果經常復發,可以考慮針灸或中藥調理。
No.5 過敏

冷氣不只會讓你肌肉痠痛,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更是大魔王!一進冷氣房,空氣乾燥讓鼻腔黏膜沒了保護力,再加上冷氣沒定期清理,灰塵、塵蟎、黴菌全都直接往呼吸道送,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就跟著來。
那要怎麼分辨是不是冷氣惹的禍?竹北成功風澤中醫診所院長黃聖哲醫師分享,如果只是冷氣造成的狀況,通常離開環境或走到戶外就會好轉;但若是過敏或感冒,症狀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會這麼快緩解。
黃聖哲醫師提醒,天天待在冷氣房,體質會慢慢被改變,本來不過敏的人,最後也可能變成哈啾星人。要減少困擾,除了濾網要定期清洗,脖子和背部也要顧好保暖;上班時不妨泡杯黃耆、黨參茶來補氣,或用枸杞、菊花、麥門冬泡水喝,舒緩不適;還有些中醫小撇步也能幫上忙,像是把藥材加熱,用蒸氣薰鼻,幫助把痰液、鼻涕排掉,或是【貼三伏貼與三九貼】,調整體質,讓過敏不再天天來亂。
No.6 中暑

誰說中暑一定要在大太陽底下?如果你是個標準的冷氣房上班族,一樣得小心「陰暑」找上門!
當你在外面被熱得滿頭大汗,一進到冷氣房就立刻被冰涼的空氣包圍,若再來杯涼爽手搖飲,體內外的溫差瞬間拉大,身體的毛孔會瞬間緊縮,導致熱氣無法順利排出;這就好像熱氣被「鎖」在身體裡一樣,長期下來,身體的散熱機制會當機,熱氣排不出去,寒氣又從外面入侵,就可能出現中暑的症狀,像是頭暈、頭痛、噁心、疲勞,甚至有點想吐,不少網友分享「冷氣房進進出出真的要小心」、「超不舒服,閉著眼睛休息也不舒服」;也有網友分享解方,「我之前也有過,後來進出時,停門邊適應溫度,會好很多」。
No.7 腸胃不適、沒食慾
午餐時間,整間辦公室瀰漫著便當香,但你卻完全提不起食慾,肚子還悶悶脹得難受。很多人會以為只是「天氣太熱所以吃不下」,但真相可能比想像中複雜。
長時間窩在冷氣房裡不動,腸胃的血液循環會放慢,消化系統也跟著「怠工」。再加上手搖飲、冰品一杯接一杯,胃酸分泌減少、腸胃蠕動更遲鈍,就像被迫踩了煞車,結果就是吃不下、肚子脹,甚至有人會敏感到腹瀉,網友表示「肚子冷到特別容易拉」。
No.8 眼睛乾澀、搔癢

冷氣房裡盯著螢幕一整天,常常會忘記要眨眼、休息,久了眼睛像掉進沙漠,乾澀、發癢,甚至出現霧霧的視線,一不小心「乾眼症」可能還會找上門。隱形眼鏡族特別有感,常常不到下班就難受得想摘掉;原本就有用眼過度的問題,再加上冷氣讓濕度降低,環境太乾,眼睛缺乏滋潤,自然變得更不舒服。
想防止眼睛乾澀,衛福部食藥署建議,每隔50分鐘,至少讓眼睛休息5至10分鐘。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A、C、E或Omega-3的食物,例如:紅蘿蔔、花椰菜及核桃等,並補充適量的水分;網友也分享小撇步「在家吹冷氣可以在房間擺一小盆水」、「在冷氣房容易眼乾,就點人工淚液吧」。
No.9 水腫
很多人都以為水腫只是因為吃太鹹或喝太多水,其實冷氣也是隱形幫兇!在冷氣房裡坐太久,低溫會讓末梢血管收縮,血液回流不順,水分就容易卡在腳踝、小腿;結果就是早上鞋子穿得剛剛好,下班卻腫到卡住,甚至一按還會凹一個洞,整個人沉重得像綁了沙袋。
有網友曾為此感到困擾,還以「久坐族要怎麼消水腫」發文求助,表示自己冷氣吹太多,下半身代謝變差,飲食已經盡量清淡,但下午仍會水腫,連紅豆水、黑咖啡都救不了,讓他相當煩惱,網友回應「泡腳跟抬腿」、「有運動有差,然後也要多喝水多尿尿」、「不建議喝冰的,我只要喝冰的又會覺得代謝變不好」。
No.10 氣喘
對大部分人來說,冷氣是消暑神器,但對氣喘患者來說,卻可能是藏在辦公室裡的「隱形敵人」。冷氣房空氣乾燥,呼吸道黏膜容易變得脆弱,加上濾網若沒清潔,灰塵、塵蟎、黴菌就會隨風亂竄,等於把過敏原直接送進肺裡,讓氣喘隨時可能被引爆。
想在冷氣房裡安心呼吸,其實還是對自己身體的長期管理。衛福部提醒,氣喘病人要先避開誘發環境,像是塵蟎、黴菌、煙味或冷空氣,必要時戴口罩也能降低刺激;日常生活中則要維持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健走、羽毛球這類能間歇休息的運動都適合;最重要的是要乖乖配合醫師用藥並定期回診,必要時還可以透過尖峰呼氣流速計自我監測,就像量血壓一樣,提早發現異常。做到這三點,氣喘控制得好,就能把冷氣房裡的不適降到最低。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9月05日至2025年09月04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