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榮空服員生病不敢請假?一文看懂空服員的職場現況、工會三大訴求
一請假就被懲罰、扣考績、鎖班表?長榮空服員猝逝事件,讓空服員「不敢請假」的壓力浮上檯面。

一名長榮航空空服員因身體不適仍堅持上班,事後不幸猝逝,震撼社會,也讓外界注意到航空業長期存在的請假制度問題。10月15日,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長榮空勤人員因病延誤就醫」進行專題報告。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與長榮航空企業工會到場表達訴求,強調空服員在請假時所面臨的實質壓力與限制,呼籲主管機關應正視制度缺口。
為什麼請病假會變壓力?空服員怕的不只是獎金
對多數上班族而言,生病請假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在空服員身上,這卻是一個牽動整個工作安排的決定。
工會指出,在現行制度下,空服員一旦請病假,不只會喪失全勤獎金,還可能被扣考績,進而影響選班與調班資格。對空服員來說,班表代表的不只是「上班時間」,更牽涉到生活節奏與休息安排,這讓請病假變成一件「代價很高」的事情。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李瀅表示:「在長榮航空,即使用自己的特休去看醫生、養病,公司也會用鎖班表的方式處理,讓你無法選班選假。」她強調,這並非單純的獎金損失,而是對整個工作彈性造成直接衝擊。
國定假期請病假會怎樣?懲罰更重、壓力更大
除了基本的不利待遇外,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也指出,如果病假時間剛好落在國定假日期間,懲罰將更為嚴格。請假天數一旦增加,員工可能會被主管「約談」,實際上形成壓力。
這種制度設計,使空服員在生病時不只是擔心身體狀況,還得權衡工作安排與未來權益。工會認為,這樣的狀況讓許多空服員即便身體不適,也不敢輕易請病假。
空服員工作環境有多高壓?延誤就醫風險不容忽視
空服員的工作性質也加重了這種壓力。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說明,空服員長期面對輪班、跨時區飛行與高空環境的負荷,使免疫力容易下降,許多人有慢性疲勞或隱性病痛。
在這樣的健康負擔下,請假制度反而讓員工難以在第一時間休養或就醫,也讓這起事件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根據《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的報導,事件同時也凸顯空服員在機上突發身體狀況時的困境與醫療應變不足。(看完整報導)
罰款金額偏低「不痛不癢」?
在立法院的討論中,劉建國立委表示,長榮航空在2025年因違反性工法、工會法與勞基法遭裁罰288萬元,但公司每年營收超過2000億元。
他指出,這樣的罰款與企業規模相比,比例明顯過低,質疑缺乏足夠嚇阻力。對於制度是否能真正被改變,他認為主管機關有責任重新檢討現行規範。
工會希望怎麼改?三大訴求一次看
針對空服員請假制度爭議,長榮航空企業工會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聯合訴求,提出明確修法方向:
1.保障病假天數:在法定病假30天內,應有一定天數受到保障,禁止雇主因請病假而有不利待遇。
2.保障特休與天災假:特休與天災假屬基本權益,不應因請假而遭不利對待。
3.明確不利待遇範圍:除了全勤獎金,也應包含考績、班表、升遷與國定假日等,避免雇主藉管理權限對請假員工施壓。
工會強調,這些訴求的重點是讓員工在生病時,能夠有足夠保障,而不需要再擔心請假會對工作造成重大影響。
制度合法就沒問題嗎?外界討論聲不斷
桃園市政府先前表示,目前長榮航空的請假制度並未違法,屬於企業管理範圍。然而工會認為,這套制度對員工造成實質壓力,應該重新檢討。
此事件不僅凸顯航空業的勞動環境,也引發外界對請假制度合理性的討論。後續是否會修法、制度是否會有所調整,將是外界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