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車廂」吵什麼?高鐵新制掀7萬筆討論 熱門關鍵字揭爭議焦點
高鐵9月推出宣導,引爆超過7萬筆網路討論!家長倍感壓力、乘客意見分歧,《網路溫度計》帶你看熱門關鍵字與關鍵意見領袖效應。

寧靜車廂自9月22日上路以來,引發正反面討論不斷,原本是要阻絕使用3C產品帶來的噪音,卻變成了帶幼童搭車的家長的噩夢。
脆友「轟」吵鬧小孩及家長 再度引爆寧靜車廂的立意
上星期結束的國慶連假,有好幾位家長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為了帶小孩搭高鐵,做了些什麼行前準備。
會讓家長有這樣子的動作,是因為在10月8日有民眾於Threads上發文自述,如何用「轟」的方式讓在車廂哭泣的孩子安靜,還描述如何揪著來排解衝突的高鐵推車販售員,文章引發轉傳,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社群媒體寫出對這整起事件的看法,表示「寧靜車廂的寧靜,從來不是靠誰被壓制而來的,而是每個人都願意多退一步,願意理解旁邊那個也在努力的家長」。
幼童出聲就被勸導 寧靜車廂遭批親子不友善
蘇怡寧的文章一出,引來許多家長的共鳴,有人表示「小孩發出一點點聲音,即使是笑聲,都讓家長壓力很大⋯⋯ 他的歡笑要被媽媽嚴厲的眼神禁止,本來很開心可以搭高鐵,變成他罰坐和不能發出聲音的刑場」、「現在帶小孩上高鐵,就像帶違禁品一樣了?」
還有網友目擊一名獨自帶著兩個小孩搭車的二寶媽,被要求降低音量後,被迫帶著寶寶去車廂間安撫,而大寶只能獨自待在座位上,立委陳菁徽以三寶媽的身分表示能感同身受這種揪心,陳菁徽也據此質詢衛福部長石崇良,問及是否違反兒少法?石崇良則回應,這樣的處理方式不恰當,說已發函了解,並請交通部督導高鐵公司,並會於一個月內與交通部協調,擬定彈性作法。
高鐵續推寧靜車廂政策 相關勸導牌已撤除
高鐵1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為回應旅客對提升車廂寧靜度的期待,針對「在車廂內講手機」、「欣賞影片或收聽歌曲時不用耳機」、「大聲交談」的狀況進行勸導,獲得旅客普遍支持,成效良好,並將持續推動,相關勸導牌已撤除,改為圖卡標語提醒旅客。但重申,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明確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為,服務人員一向秉持關懷原則,提供必要協助與安撫。
由於常有人拿高鐵的政策跟新幹線比較,歐陽靖以身為一個幼兒家長加上以前常搭新幹線的人,分享看法表示民情根本就不能比較,「身為幼兒家長,我覺得寧靜車廂政策可以再修正,因為台灣跟日本新幹線不一樣,在台灣搭乘高鐵的旅遊族群高過商務人士,是否能改為部分車廂實施寧靜車廂,讓特別需要安靜的人去做選擇?這會比設立親子車廂更簡單。」
「台灣高鐵說明他們的寧靜車廂不針對嬰幼兒,而是使用擴音手機的人⋯那既然如此,為何不修正名稱為『禮貌手機政策』?」
寧靜車廂實施一個月聲量7萬筆 熱門關鍵字揭曉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觀察近一個月(2025/9/15~10/14),關於「寧靜車廂」的討論度因新制及衝突事件而提升,討論聲量竟有70,386筆,熱門關鍵字主要聚焦在「哭鬧」、「寧靜度」、「安撫」、「勸導」等詞彙,顯示高鐵新制上路後的衝突事件引起民眾關注。

關於「寧靜車廂」的網路關鍵領袖,可以看到Facebook-蘇怡寧醫師愛碎念發表次數4次、被回文數1,974次,按讚次數32,857次,為聲量最高的關鍵領袖。
再來是外國人在台灣-安德鏡頭下的世界,因為高鐵事件發酵,他分享兩年前帶小孩搭高鐵的經驗—在小孩哭泣的時候,高鐵的服務人員走過來,我以為她是要幫忙,結果她說:「有乘客反應小孩太吵,請你先離開。」
GinOy 歐陽靖也以切身帶幼兒搭過新幹線跟高鐵的不同分別與觀察,名列第六位。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9月15日至10月14日。
資料來源:
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寧靜車廂』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熱門關鍵字」(註2)、「關鍵領袖」(註3)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註2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註3 關鍵領袖:計算觀測主題網路互動數最高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