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hor年會REMIX登場!跨界對話、產業轉型、創新合作
2025 Anchor Innovation Summit熱力開展,,集結超過200位產業、資本、創新生態圈代表,一起打開半導體與AI時代的新對話。

由Anchor Asia主辦的2025 Anchor Innovation Summit於10月2日在台北河岸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當代展覽館盛大登場。今年以「REMIX|Same Roots, New Routes」為題,匯聚超過200位來自產業、資本與創新生態圈的領袖。透過主論壇、跨界對談、圓桌討論與閉幕交流酒會,共同探索半導體與AI的全球佈局、傳統產業的創新轉型、企業創投策略、未來交通與城市生活,以及來自劇場與運動的領導力啟發。
Anchor Asia創辦人暨執行長邱懷萱 (Elisa Chiu) 表示:「這場年會是一個持續累積、逐步推進的行動與宣言。當科技與資本的浪潮襲來,台灣需要更多跨界、跨境的對話,更平衡的產業發展,以及AI與半導體背後的社會關懷。」
焦點一|供應鏈、共享與支付驅動的未來城市
帝寶工業總裁特助許智博、WeMo創辦人吳昕霈、一卡通總經理鄭鎧尹與會探討;吳昕霈表示,台灣的車輛已正式超過人口數,對比兩千三百多萬台汽機車,目前全台共享機車總數約一萬台,還有極大成長空間。
焦點二|運動帶來領導力?
廣達二代、聚達創投董事總經理林宇輝與「台灣先生」聚界潔能董事長谷月涵從羽球、拳擊到三鐵,分享運動精神驅動的資本、策略與領導。林宇輝表示亞洲父母常覺得運動影響課業而不予鼓勵,然而他自身的經驗證明,運動帶來的專注與心性訓練,成為他人格養成與面對挫折的關鍵養分。
焦點三|全球資本場:台灣該如何與世界連線?
國際資本圈代表Kickstart Ventures合夥人Joan Yao、AppWorks合夥人劉侊縈、淡馬錫旗下Vertex Holdings合夥人章慶誠著重跨境投資帶來的全球鏈結、區域趨勢與新興機會。Joan Yao指出,菲律賓在2025年的新創募資金額首度超越印尼,期待未來和台灣有更多合作。
焦點四|併購不只是Exit 而是成長引擎!
Palm Drive Capital投資合夥人Cathy Hwang訪問新創圈併購專家Gogolook財務長黃鈺文、KKDAY財務長曾懷億以及關鍵評論網執行長鍾子偉,從AI、資安到電商的跨界觀點,分享跨國併購的心法。
焦點五|「成為造山者」的時代責任
CNEX基金會董事長暨新浪網共同創辦人蔣顯斌以「成為造山者:當科技成為文化與身份的載體」為題帶來壓軸演講,以新浪網上市之後、過去近二十年投身華語紀錄片生態圈的人生選擇,呼應「大我」的價值,並帶領觀眾思考:在半導體與AI定義的時代,成為一位「造山者」意味著什麼?
焦點六|九個圓桌主題與桌主
未來運輸:GARMIN亞洲汽車事業群總經理沈致瑋
紡織創新:宏碁風尚總經理廖幼梅
顯示技術:台灣Barco總經理 Frank Gebruers
Physical AI:台灣大學客座教授 陳維超
旅遊科技:AsiaYo執行長 鄭兆剛
媒體策略:鬼島之音創辦人 吳怡慈
感測技術與微型移動:雷捷電子董事長 游世安
多面向人工智慧:哈佛甘迺迪學院資深研究學者 林益全
金融科技與房地產:Delight Capital執行合夥人 Maisy Ng
歌德獎章得主耿一偉帶來「領導者的創新實驗場:從遊戲與劇場出發的突破練習」等主題,集結15位海內外重量級講者與9位圓桌領航人,涵蓋科技、資本與人文領域。本次大會由生態圈夥伴全球半導體聯盟 (GSA) 以及台灣新創島 (Startup Island TAIWAN) 共同支持,以台灣為平台,注入全球資源與洞見,匯聚跨界創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