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究揭驚人新證據!微塑膠侵入心腎 恐讓器官慢慢壞掉

台灣醫學團隊在人體心臟與腎臟中檢出塑膠微粒,研究指出,這些異物可能引發器官發炎、纖維化與血管病變,對健康構成實質威脅。

by 顧詩蓓
台灣研究揭驚人新證據!微塑膠侵入心腎 恐讓器官慢慢壞掉
image source: 示意圖/pixabay

你可能沒察覺,當你喝水、呼吸或吃東西時,身體也在「默默吞下」塑膠。不是看得見的瓶子或吸管,而是極細微、肉眼無法察覺的塑膠顆粒。醫學中心研究警告,這些看不見的塑膠,不只會傷腎臟,也可能傷心臟。

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最新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的研究指出,塑膠顆粒已被發現存在於血液、尿液、腎臟、心臟與動脈斑塊中,並且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實質影響,尤其是腎臟與心血管系統。

塑膠顆粒進入體內 腎臟先受害

研究團隊由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研究部研究員邱惠雯教授與腎臟內科鄭彩梅醫師合作,透過細胞與小鼠實驗證實,塑膠顆粒一旦進入體內,就可能引發氧化壓力、內質網壓力(ER stress)、細胞凋亡,最終導致腎臟纖維化。

這些病理變化與慢性腎病高度相關。若再與重金屬或塑化劑等污染物同時暴露,腎臟受損程度更嚴重。對洗腎患者而言尤其危險,因為透析液若含塑膠顆粒,等於將有害物質直接輸入體內。

塑膠不是環保問題而已 還可能傷心臟

研究也警示,這些塑膠顆粒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誘發血栓、促進心肌細胞凋亡與心室纖維化,可能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隱性因素。

更令人警覺的是,團隊在部分中風與心肌梗塞患者的動脈斑塊中,實際檢出聚乙烯(PE)與聚氯乙烯(PVC)等塑膠成分,顯示這些極細小的污染物確實會沉積在人體血管系統中。

日常減塑這樣做 降低塑膠顆粒風險

雖然無法完全避免接觸塑膠顆粒,但從生活中做些改變,仍能幫助減少暴露風險:

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吸管、杯子、袋子)。
避免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改用玻璃、不鏽鋼、矽膠等安全材質。
選擇天然食物,少吃加工品。
定期更換飲水設備的濾芯,確保水質清潔。

看不見的風險 正在你身體裡累積

塑膠微粒可能是當代最難察覺的健康威脅。研究逐步揭示,它們不只是污染環境,也可能長期傷害人體器官。當證據愈來愈多,越早意識到、越早改變,才有機會為自己多留下一道健康防線。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美食 / 日式連鎖

看完整排名
  • 1
    旭集 和食集錦
  • 2
    藏壽司
  • 3
    涮乃葉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Super Junior完整體回歸!宣布20週年巡演、攻下台北高雄雙巨蛋 開唱時間一次看
娛樂

Super Junior完整體回歸!宣布20週年巡演、攻下台北高雄雙巨蛋 開唱時間一次看

懶人包|Super Junior成軍20週年,希澈驚喜宣布合體,「日韓團」網路口碑榜竄升NO.4,「灶咖男團」更唱進台北、高雄雙巨蛋!
Jet2 Holiday是什麼梗?英國廉航廣告成爆紅迷因 反差幽默掀全球熱潮
時事

Jet2 Holiday是什麼梗?英國廉航廣告成爆紅迷因 反差幽默掀全球熱潮

Jet2迷因席捲全球社群!從魔性廣告曲到TikTok爆紅現象。揭秘荒謬反差幽默,RIIZE和aespa成員都跟風,來看看這股迷因文化如何席捲全球。
「你好,我吃一點」是什麼梗?Threads爆紅貓咪梗圖 征服台日韓脆友掀美食外交
時事

「你好,我吃一點」是什麼梗?Threads爆紅貓咪梗圖 征服台日韓脆友掀美食外交

Threads貓咪迷因梗圖引爆台韓日美食外交!來看韓國網友神級反擊與故宮跟風,還有《網路溫度計》推薦韓星、白種元最愛的台灣美食名店,秒變美食通!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