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開心也不想難過 「情緒冷漠症」正在蔓延?你的情緒冷感是幾級
你對什麼都提不起勁嗎?「情緒冷漠症」是什麼?揭開情感冷漠背後的真實成因,找回感受的5種修復練習!

你是不是也對周遭的事物感到興致缺缺?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變得淡薄或難以表達,甚至對身邊的人漸漸疏遠。那你有可能確診近期在年輕人之間相當常見的「情緒冷漠症」了。背後的成因是什麼?該如何停止惡化?《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帶你一文了解這個文明病,最下方還能用一分鐘測試你的「情緒冷漠症」達到幾級。
情緒冷漠症是什麼?
情緒冷漠症(Apathy or Emotional Detachment)是指對外在刺激缺乏相應的情緒反應,一種情感反應鈍化或減弱的狀態。
特徵一、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缺乏情感波動。無論是快樂或痛苦,都以平淡冷漠的情緒對待,沒有任何表達情緒的慾望和訴求,也無意讓人在意自己的想法。
特徵二、對親近的人疏遠、冷漠,無法被他人道德綁架,認為感性是一種困擾或負擔,忽略其他人的情感需求。
特徵三、思考方式只關注事實邏輯,毫不在意情感因素。

情感冷漠背後的傷痕成因與改善的5個方式
但事實上,這樣的人在內心深處通常是充滿孤獨的,總是對外界持不信任和不滿意的態度,或是對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抱有懷疑。而導致該情況的原因,或許是受到家庭環境、教育、社會因素影響,可能受過情感傷害,主動選擇在情感上封閉自己;可能是被過度的生活工作壓力所壓垮;可能是與家人或情人的親密關係漸行漸遠,無暇顧忌情感生活。
以下是幾個能改善「情緒冷漠症」的五個方式:
1. 正視情感淡漠,改變負面的情感思考模式。
2. 多做讓自己感到放鬆的事情,慢慢重拾鬆弛、喜悅的感覺,感知自身的情緒波動起伏。
3. 多多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紓解心中的鬱結。
4. 和能量強的人多交流,當你在人際交流交往中處於被動的一方時,可以先別考慮怎麼去與人交流,把目標轉變為聆聽對方,學會人際之間的雙向流動的模式,再結合自己的特質來作出轉變,進而減少過大的壓力。
5. 多體驗新事物,新事物可以帶給內心新的刺激和樂趣,打破平淡和單調。探索一些未知的領域,嘗試有趣的活動,學習一些新技能。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曾在個人臉書上指出,學會間歇性地淡然,有助於保護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共情造成的心理壓力。間歇性的冷漠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徹底遠離那些讓我們感到焦慮的人和事,人們基於內心的防禦機制有時需要抽離一部分自己,來重新維護和建立個人安全區的界限,當你感到情緒疲憊時,讓自己暫時遠離情緒漩渦反而是對自己更好的方式。
情感冷漠症測試
1. 我覺得內心很難受但說不清楚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2. 再難過的事情都要憋在心裡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3. 我會害怕別人知道我很難過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4. 和別人袒露難過的事情是不好的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5. 和其他人產生衝突時,我經常息事寧人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6. 我是大家眼中的「好好先生/小姐」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7. 我不希望有人能知道我真實的感受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9. 別人說我看起來很淡漠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0. 我更看重事情本身發生的邏輯,而非帶來的情感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1. 我經常陷入思考的漩渦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2. 感受喜怒哀樂是件困難的事情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3. 我不喜歡開玩笑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4. 考慮現實層面更加重要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5. 生活最好固定不變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6. 獨自一人時我感到很舒服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7. 我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不快樂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8. 我不想太關注別人的感受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19. 我不想讓別人不開心
A. 沒有—0分
B. 有點符合—1分
C. 非常符合—2分
0-7分:輕度冷漠症,對自己或他人的人際關係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8-20分:中度冷漠症,內心的痛苦會些許影響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生活和工作。
21-38分:重度冷漠症,嚴重影響到自己身心健康,試圖逃避生活,或是恐懼工作。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提醒您】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珍惜生命,勇敢求助不是脆弱的表現。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免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