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電梯情緒」藏不住?現代人被困在電梯裡的社交壓力

看手機、盯樓層、站角落...這些「電梯小動作」代表著不同的「電梯情緒」,三個方法幫你緩解壓迫感。

by 楊千儀
你的「電梯情緒」藏不住?現代人被困在電梯裡的社交壓力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當你和一群人乘坐電梯時,是不是感覺被巨大的壓力襲來?電梯裡瀰漫著一股緊繃的氣氛,大家不約而同地盯著樓層數字,或是把玩手機,顯得相當侷促不安,心理學家海杜克把這個現象稱為「氣泡狀空間」,也就是大約前後一公尺左右的私人空間,當這樣距離的邊界被侵犯,人們就會開始感到緊張與不悅,每個人不同的情緒反應象徵出不同的社交態度,被稱為「電梯情緒」

電梯站位有如骰子的點?「氣泡狀空間」被侵犯的潛意識行為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發現人在進入電梯後會根據人數自動調整站位:一人時隨意站,兩人時站成對角線,三人呈三角形分布,四人則各自站在四個角落。這樣的站位模式能夠最大限度保持彼此距離,就像骰子上的點一樣自然排列。研究同時指出,這種現象反映了「心理距離」的概念,也就是心理上的警覺,心理學家愛德華曾提出,每個人周圍都有約一公尺範圍的「氣泡狀空間」,乘坐電梯時,當這段空間被打破或侵犯,就會讓人感到尷尬或不舒服,人們也會根據本能的退到角落,盡可能與他人保持距離。

電梯站位有如骰子的點?「氣泡狀空間」被侵犯的潛意識行為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看天花板、搓手、滑手機 這些「電梯小動作」透露出的社交壓力

在這樣封閉的空間中,和陌生人的「被迫相處」,會不知不覺放大了我們的社交焦慮,尤其是在短時間內無法逃脫的情況下,人們的情緒往往會產生激烈波動,這種快速起伏的情緒被稱為「電梯情緒」。心理諮詢師郭瑞曾在《生命時報》中指出,在按下電梯按鈕後,「等待」的這段時間考驗著一個人的耐心,密閉沉默的空間內會加劇壓迫不安感,人們會下意識地迴避與他人的接觸,將視線轉向到天花板或是樓層數字,成為一種壓力轉移和自我逃離的方式,「跳動的樓層數字有『不斷解放』的意味,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焦慮。看手機,則把自己包裹在獨立的空間內,尋找自我安全感。」

有些人會變得格外安靜,刻意避免眼神接觸;有些人則可能不自覺地焦躁,反覆看手機、搓手,甚至對微小的空間壓迫感表現出不耐煩。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肢體語言,其實都是心理防禦機制的一部分,是在試圖維持內心的安全感與距離感,而每個人展現出的不同「電梯情緒」,折射出各自的社交態度。

看天花板、搓手、滑手機 這些「電梯小動作」透露出的社交壓力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當你發現自己有「電梯情緒」時,可以嘗試以下緩解情緒的行為。

 1. 善用呼吸調節情緒

進入電梯前,試著深呼吸兩次,進行簡單的身體放鬆。這能讓大腦進入較穩定的狀態,減少焦慮感。

2. 轉移注意力

看手機、閱讀訊息、觀察電梯指示燈或倒數樓層,都是有效的注意力轉移方式,能降低與他人的無意識對抗。

3. 避免與他人爭奪空間

不要執著於「站正中間」或「搶先按樓層鍵」,適當讓位或退一步,反而有助於讓氣氛更和諧。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娛樂 / 人氣動漫

看完整排名
  • 1
    名偵探柯南
  • 2
    鬼滅之刃
  • 3
    ONE PIECE 航海王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台北信義區百位「新娘」排隊!《戀與深空》線下活動超吸睛 脆友發問「瘋了嗎」惹眾怒?
娛樂

台北信義區百位「新娘」排隊!《戀與深空》線下活動超吸睛 脆友發問「瘋了嗎」惹眾怒?

從線上甜到線下,《戀與深空》舉辦的台北打卡活動吸引大批玩家披婚紗合影,Threads一篇文留言遭到脆友灌爆!
「來都來了」背後藏著什麼?南京紅姐事件瘋傳 心理師點出3種說不出口的情緒
健康

「來都來了」背後藏著什麼?南京紅姐事件瘋傳 心理師點出3種說不出口的情緒

一句「來都來了」瘋傳社群,本文整理紅姐事件懶人包,並結合心理學觀點,帶你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情緒與行為機制。
IG限動字體藏彩蛋、Threads獨立聊天室登場!社群新功能你跟上了嗎?
生活

IG限動字體藏彩蛋、Threads獨立聊天室登場!社群新功能你跟上了嗎?

Instagram限時動態「Rosalía」字體輸入符號現隱藏圖案!Threads獨立聊天室規則、介面變革一次看,還有超實用防劇透功能與網友評價解析。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