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能成為新任教宗?《秘密會議》劇情是真的嗎?教宗選舉制度、相關規定整理
你知道教宗選舉如何進行嗎?「秘密會議」有許多特別的嚴格規定,近期因為方濟各辭世,相關電影《秘密會議》也引發網友關注及討論。

梵蒂岡教宗方濟各(Franciscus)於4月21日辭世,享壽88歲,消息震驚世界,各界人士也紛紛哀悼致意。方濟各為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他的逝世也意味著天主教會各樞機(Cardinalis)必須在限定時間內舉行教宗選舉,選出下一任教宗。究竟教宗選舉如何進行?和電影《秘密會議》(Conclave)一樣嗎?《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為您整理相關資訊。
什麼是教宗?教宗有哪些權力和職務?
教宗(papa)為羅馬主教,同時也是天主教會領袖及梵蒂岡的國家元首,其拉丁原文「papa」源於希臘文「πάππας」,有「父親」的意思。教宗被認為是耶穌在世界的代表,除了領導、管理天主教會外,也對外代表整個教會、傳佈信仰。除此之外,教宗也是國際法承認的主權實體,能夠與其他國家締結外交關係,目前梵蒂岡有超過180個邦交國,台灣是其中之一。
新任教宗如何選出?有什麼選舉規定?
教宗需要樞機所組成的樞機團透過「秘密會議」(Conclave)投票選出,在進行秘密會議選舉時,有幾個特別的規定需要嚴格遵守。
【需在一定期限內開始選舉】
在教宗逝世後,象徵其地位的「漁人權戒」(Anulus piscatoris)會被摘下銷毀,之後教宗遺體會被移至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Sancti Petri)供信徒瞻仰告別。接著教會將進入9日的哀悼期,也稱為「宗座出缺期」,並且在教宗逝世4至6日內舉行葬禮。根據規定,各樞機主教需在宗座出缺後20日內舉行下任教宗選舉。
【選舉需與外界隔絕】
為了避免政治因素干擾,樞機選舉人在選舉期間皆不能與外界接觸,需要在完全封閉的情況下進行,無法接收新聞或其他外部資訊。樞機主教在選舉開始前需手按福音書,以拉丁文宣誓保密,此外,選舉人之間也不得彼此交談,同時禁止任何競選活動。目前的教宗選舉皆在梵蒂岡的西斯汀禮拜堂(西斯汀小堂,Sacellum Sixtinum)內舉行,秘密會議「Conclave」源於拉丁文的「cum clave」,意即「以鑰匙鎖上」。
【需不斷投票直到選出新任教宗】
新任教宗當選的門檻為必須得到至少三分之二以上樞機選舉人的票,若沒有人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數,則將反覆進行投票,直至選出新任教宗。樞機主教團會在第一天下午進行第一輪投票,若投票結果未有共識,從第二天開始,每天最多進行多四輪投票,上下午各兩輪;樞機會將自己推選對象的名字寫在紙條上,放置於金盤上後推入聖杯中。
在每一輪投票結束後,選票會以特殊化學成分燒毀,若西斯汀禮拜堂的煙囪冒出黑煙,代表未有候選人拿下超過三分之二的選票,選舉持續進行;若煙囪冒出白煙,則代表選舉結束,新任教宗誕生,首席助祭樞機會登上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宣布「Habemus Papam」(我們有教宗了),之後新任教宗會換上白色法衣,在陽台發表首次談話。
由於取得共識困難,教宗選舉往往需要耗時多日,歷史上最久的一次秘密會議為1268年教宗選舉,共歷時2年9個月,至1271年才選出新任教宗;2013年方濟各獲選為教宗的選舉則為最短的秘密會議之一,當時共進行五輪投票,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完成選舉。
誰可以參與教宗選舉?候選人需要具備什麼資格?
在宗座出缺當日未滿80歲的樞機(天主教會各級神職人員中僅次於教宗的職位,由教宗親自任命)皆具有教宗選舉的投票資格。方濟各於2025年4月21日辭世,因此1945年4月21日(含)以後出生的樞機皆可參與這次的秘密會議。目前的樞機團在宗座出缺當日共有252名成員,其中有135人符合選舉人資格,在這當中有108位樞機是由方濟各任命,因此有不少觀察家推斷新任教宗仍可能延續其理念。
原則上樞機在秘密會議中可以投票給任何一位已受洗的男性天主教徒,雖然並未規定教宗需由主教或樞機主機擔任,但根據傳統,自1378年以來的教宗皆來自樞機團。教宗一般為終身職,以方濟各為例,自2013年當選至2025年逝世,其任期長達12年,不過教宗也可自行提出辭職。
小說、電影皆曾以教宗選舉為主題 《秘密會議》劇情是真的嗎?
近期上映的電影《秘密會議》(Conclave)即以教宗選舉為主題,這部片中提到選多教宗選舉的細節,在方濟各逝世後引發許多討論。不過電影中也有部分情節與實情不符,像是樞機主教在選舉期間的交談實際上是不被允許的。除了《秘密會議》外,美國作家丹.布朗(Dan Brown)的代表作《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也是以教宗選舉為故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