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喪行人地獄!旅美台裔少年返台僅13天 20歲青春夢碎故鄉
滿心歡喜送兒子回台灣實習, 沒想到說好的「再見」卻變成「永別」。一個闖紅燈的拖吊車司機,奪去了珍貴的年輕生命,更撞碎了門必斯一家再次團聚的機會。
20歲正是人生充滿無限可能的年紀,門必斯興致沖沖從美國回故鄉台灣實習,探索最愛的科技產業,卻在晚上結束運動、看到綠燈要過馬路的瞬間,一個猛烈撞擊,人就被彈飛到幾公尺外。門必斯的母親回想接到電話的那一刻,仍難以置信,「我真的没想到為什麼就會這麼不幸,我為他所計劃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什麼都沒了,所有的希望、所有的計畫都沒了,沒用了。即使我先生是個醫生,我們連救他的機會都没有」,簡短的一句話,道盡了天下父母都會同感的悲痛與無助。她哽咽地訴說著對兒子的思念,「每天在電視裡看到許多車禍新聞,從未想過這些不幸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至今,她仍無法相信,家中那個善良、愛笑、樂於助人的開心果,就這樣再也回不了家。
永遠缺席的晚餐!美籍男大生魂斷輪下 回台13天竟成永別
時間倒轉回2023年6月12日,頂著華盛頓大學高材生光環的門必斯,在父母支持下,趁著暑假期間從美國西雅圖返台,懷抱著理想進入科技業實習,選擇回到故鄉歷練。一方面為了體驗不同的職場文化、結識優秀人才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藉此陪伴住在台灣的外婆、舅舅一家,聯繫親人間的感情,然而天不從人願,計畫好的一切,在回台13天後戛然而止。
6月25日事故當天,門必斯像往常一樣出門運動。當他準備返家過馬路時,人行號誌轉為綠燈,才踏上斑馬線,就被一輛迎面而來闖紅燈的拖吊車撞飛,「碰!碰!」兩聲巨響,是拖吊車撞上門必斯的聲音,強大的撞擊力道,讓他當場彈飛,重重撞上一旁的橋墩。這奪命之聲過後,隨之而來的是無限的寂靜,終結了他繼續展現才華、發光發熱的機會。等著他回家吃飯的舅舅和外婆,再也等不到一家人共進晚餐的時光。
「當我們call他的時候就已經沒有接,一直沒有辦法聯絡到,等到8點多我們才接到警察局的電話」,門必斯舅舅不敢置信,自責沒將外甥照顧好,「短短13天的時間,我就沒有幫忙把這個孩子照顧好,讓他從地球上消失」。強忍傷痛,將噩耗告訴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妹妹,也就是門必斯的母親。晴天霹靂的消息,撕碎了一位母親的心,相隔近一萬公里的距離,讓這段飛奔至愛子身邊的路途更加遙遠,甚至訂不到直飛機票,得在南韓轉機才能返台。接受採訪時,門必斯的母親滿眼淚水,仍無法相信再次見到兒子竟然是這般場景:「我回去的時候,他們已經把他放到冰櫃裡面去了,我看到他的時候已經是很冰冷的身子」。
媽媽眼中的天使 驕傲與心痛交織的短暫生命
「他好像就是上帝賜給我的一個禮物,很幸運可以有這樣一個孩子」,想起20年的相處時光,門必斯母親眼中滿是欣喜,透露出滿滿的驕傲。在她眼中,兒子如同天使一般,匯集開朗、善良、貼心、自動自發等優點於一身,還樂於為家人、朋友付出。
談起孩子應對課業與興趣的態度,門必斯母親分享了一段令人敬佩的故事,「我們就講到他學音樂吧,他自己去學拉大提琴,後來他很想要進去那個Chamber Music(室內樂團)。他第一年就去甄選,那時候他沒進去,回來哭了,我第一次看到他哭得這麼傷心。我說:『有那麼嚴重嗎?』,他說:『對啊!今年沒有一個孩子進去』」。媽媽安慰門必斯,也許本就沒有名額,所以才無人入選,沒想到兒子回答「不是的,如果我夠好的話,他們一定會讓我進去的」,短短一句話,反映出門必斯自我要求以及對目標堅持不懈、努力達成的精神。
回憶起送兒子回台的那天,門必斯的母親感慨地說:「我感覺他就是 I'm ready。」回到台灣後,門必斯一邊實習拓展視野、累積職場經驗,一邊繼續投入他最熱愛的遊戲設計。白天上班,晚上連線開會,開發程式,他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舅舅也讚賞他對時間的掌控能力,即便工作繁忙,仍每天固定抽出時間陪外婆吃飯聊天、一起散步,是個有理想又孝順的孩子。門必斯的善良與貼心,讓家人對他的離去更加不捨。
從悲痛到行動!成立「行人安全促進會」 延續兒子助人精神
想念兒子時,她總會坐在他的床上,不止一次地問:「我們的文化水平這麼高,台灣經濟發展也這麼好,可是為什麼我們在交通安全上,還不能做得更好呢?為什麼不能再多一些改善?」這句疑問,是門必斯母親的心聲,也道出了無數事故受害家屬的共同期盼。
她提到,肇事司機早有違規闖紅燈的紀錄,但現行交通法規未能有效約束他的行為。即使釀成重大事故,刑事責任卻僅被判處一年徒刑。她無奈地說:「為什麼會出這個事情?肯定是他闖了幾十次、幾百次紅燈,都幸運地逃過了,才有這一次的不幸。」她不僅為愛子感到不平,也呼籲車行應該落實對靠行司機的教育與管理,擔負應有的連帶責任。
面對司法判決結果,門必斯的家人心中充滿了疑問:台灣的過失致死刑責是否過輕?車行的實際營運制度和存在意義究竟是什麼?對所屬司機是否盡到了輔導和監督的責任?種種反思在門必斯家人心中,種下了一顆推動行人交通安全改善的種子。他們帶著對兒子和外甥的愛,成立了「門必斯行人安全促進會」,延續他樂於助人、無私付出的生命價值。他們以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提出的願景為目標,希望實現「2030死傷減半,2040死亡歸零」,期盼台灣早日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
同時,門必斯的母親以美國產險公司的作法為例,提出優化台灣安全駕駛的參考方向。在西雅圖,保險公司已開發出能記錄駕駛狀況的評分App。每次開車出門時,手機與車上的偵測裝置會自動同步,記錄緊急剎車、瞬間加速等行車狀況,並結合道路限速等實際規範給予安全分數。分數越高者,保險公司會減少保費,正面鼓勵安全駕駛行為。門必斯的母親認為,在科技與AI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這樣的模式已成為趨勢,若能引進台灣,將對改善交通環境帶來重大助力。
台灣近十年來,每年交通事故總件數超過30萬件,「事故傷害」長期佔據國人十大死因排行,門必斯只是其中一個犧牲者,還有無數的生命因此葬送輪下。我們何時才能不再聽到這些令人心碎的告別故事?不僅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執法、宣導和改善道路工程,我們也必須從自身做起,確實遵守交通安全規則,才能避免悲劇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