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狂搜「林偉帆」!百萬YouTuber錫蘭揪台媒記者帶風向 影片提到「房間裡的大象」是什麼?
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文/蔡瓅萱
百萬YouTuber錫蘭近期發布一部標題為「台灣媒體的下限能有多低?」的影片,片中指出他先前因為一支宣布自己將離開台灣的問答影片,遭到許多新聞媒體斷章取義,並在留言區受到大量網友惡意攻擊。同時特別提到這次的新聞及輿論攻擊和以往不同,讓他感覺「不尋常」,在釐清源頭後,錫蘭點出這些帶風向的報導其實都源自同一名記者,「這一個寫第一篇新聞的記者,他的名字叫做林偉帆。」
爭議新聞不斷 莫彩曦、企鵝妹曾因「林偉帆」受輿論攻擊
影片中錫蘭列舉了林偉帆曾寫過的爭議新聞,像是YouTuber莫彩曦、實況主企鵝妹等人都曾因為斷章取義或帶風向的報導而受到網路輿論攻擊。錫蘭表示,自己因為二分之一的中國血統,常受到隱形歧視與刻板印象影響,並且在影片中提到了「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這個概念。
什麼是「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
「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為英文中的一個慣用語,用來指涉某個明顯存在卻被群體視而不見、避而不談的事件或現象。以巨大而顯眼的「象」作為隱喻,反映出一種無法對某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提出反抗的集體沉默。
這個比喻的原型起源於俄國寓言作家伊凡.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於1814年寫出的寓言故事〈好奇的人〉。
image source: YouTube/翻攝自錫蘭Ceylan
〈好奇的人〉描述一名走入博物館中的男子,在過程他對一切充滿好奇,注意到許多微小的細節,卻唯獨沒有發現博物館中一頭醒目的大象。之後「房間裡的大象」就演變成一種慣用的隱喻,用來指涉那些真實存在卻因為敏感、禁忌或容易引發爭執,而刻意被忽視的問題。
一個常用的隱喻:藝文、學術、音樂作品都有「房間裡的大象」
「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被收錄在辭典內,在許多文學、藝術作品中出現,像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長篇小說《群魔》(Бесы)、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白象失竊記〉(The Stolen White Elephant)、百老匯音樂劇《Jumbo》等。在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中,也經常可以看見大家以「房間裡的大象」做為隱喻。
這種「集體沉默」的現象在社會學領域中常有相關研究及討論,知名書本《房間裡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The Elephant in the Room:Silence and Denial in Everyday Life)就是以此為主題的社會學觀察。
持修以「房間裡的大象」為創作靈感
《房間裡的大象 Elephant in the Room》為持修的首張專輯,他以「房間」作為自己的小小世界,將夢中繆思與自我投射在「大象」身上。
「你越刻意不想,越是浮現腦海。」持修以「房間裡的大象」作為自己「音樂」的隱喻,在他成長過程中,雖然成績優異,但走在升學的路上,房間裡卻始終有一頭看不見的象。歷經掙扎與碰撞後,持修房間裡的大象,才終於被唱出來,被世人看見、聽見。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dvi.pse.is/57yrmg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house.dailyview.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