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我?
跟歐美國家比起來,台灣人比較沒有定期諮商的習慣,總認為看「身心科」、「精神科」就是怪怪的,也因此長期以來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對精神疾病、憂鬱症患者貼上不少惡意的標籤。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整這一年內,網友最常誤會的精神疾病迷思,並請和信醫院身心科的鄭致道醫師,破解大家的錯誤印象。
延伸閱讀:過敏狂咳嗽、壓力山大睡不著…最讓網友崩潰的三大文明病!
image source:客家電視台提供
No.10 生病以後就無法工作
憂鬱症、躁鬱症都是屬於精神疾病,有不少雇主認為這類型病症無法控制壓力和情緒,因此多半不會錄取,也有網友分享自己罹患精神疾病後,被公司直接被開除。
醫生怎麼說👉
診斷精神疾病的標準,就是以個案的功能是否已經受到影響,包括社會、職業和活動功能等。這確實會造成病患無法勝任原本的工作和學習。若有這種情況醫師也會介入處理,不過大部分的患者都能恢復,治療的目標也是以恢復病患原本的功能為主。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9 得憂鬱症是因為太愛胡思亂想
常常聽到不理解憂鬱症的網友評論,某某人會得憂鬱症,一定是因為老是愛胡思亂想、心思太細膩、想太多的關係,平常放寬心,單純一點過生活就不會發病了。
醫生怎麼說👉
憂鬱症如同生理疾病,有生理、心理跟社會因素互相影響,不能完全歸咎於病人本身調適能力不好。心理疾病沒有血壓計、溫度計可以測量,所以大家會覺得好像看不到,就是不存在一樣。其實醫學上,已發現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變化或基因的影響。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8 抗壓性差才會生病/樂觀的人不會生病
憂鬱症發作時,確實會因為情緒和行為改變影響到生活,甚至會被罵「你就是抗壓性太差,才會得憂鬱症!」社會上常有種誤解,覺得草莓族或是抗壓性不好的人容易得憂鬱症,樂觀的人一定沒事。
醫生怎麼說👉
抗壓性差、心情不好、胡思亂想都是憂鬱症的表徵,是因為生病了才有這些情況。常聽到「多跑步身體才會健康,不會生病」,但有些人無法跑步是因為已經生病、心臟負荷不了。老是說「只要怎樣就會好起來」,是不太同理病患的感受,或像在譴責。
image source: IMDb
No.7 憂鬱症患者做事沒動力只是偷懶的藉口
許多憂鬱症患者做事會缺乏動力,不想出門、不想與人交談、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在許多人眼裡這與懶散無異,不理解的人會覺得這是偷懶的藉口。
醫生怎麼說👉
憂鬱症的人會做事沒動力、不想參加活動、沒辦法工作和上學,甚至是連自己喜歡的事情都不想做。這其實是憂鬱症的核心症狀,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感受不到原本的樂趣,他們不只是辛苦的事情不想做,而是本來很投入的事情,也無法進行。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6 精神疾病等於精神分裂
「思覺失調症」的舊稱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症」,部分症狀包括了妄想、幻覺、幻聽、思想,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發瘋」。因為既定的印象太深,所以很多人會覺得有精神疾病、看精神科就是患有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因此貼上標籤。
醫生怎麼說👉
思覺失調症是嚴重精神病的大宗,另外還有躁鬱症、情感障礙、妄想症等,都是屬於嚴重型的精神病。但這類型在門診中算少數,較常見的還是輕型。因此聽到罹患精神病,第一時間不該直接聯想到是最嚴重的病況,不同程度的症狀都值得重視。
image source:客家電視台提供
No.5 憂鬱症只是心情不好
「帶他去散散心就沒事了」、「轉個念頭就好了」、「要常笑病才會好」事實上憂鬱症的成因很多,但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裡,憂鬱症只是因為心情不好造成的。
醫生怎麼說👉
失去興趣、情緒低落,是憂鬱症的兩個核心症狀。情緒的變化可能是憂鬱症的一個表徵。事實上患者的狀況,是腦內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出了問題,所以到醫院就診時,透過一些抗憂鬱的藥物治療,可以發揮效果。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4 患者應該一直住院
精神疾病患者時常被貼標籤,在社會發生重大暴力事件時,更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在2016年小燈泡事件發生後,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收治病患立刻暴增。
醫生怎麼說👉
事實上近年來針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已經逐漸有成效,若是有持續穩定的治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回家,但前提是家中親友的支持、照顧體系要好。若是患者尚未恢復到能重回職場,也可以參加日間病房或社區活動。
image source: FB/我們與惡的距離
No.3 憂鬱症的人很常哭
憂鬱症確實會造成情緒低落、想哭泣,但不只這一種症狀。因為一個人很常落淚就認定他有憂鬱症,或是覺得患者最近沒在哭,病應該是好了,都不完全正確。
醫生怎麼說👉
重點是要觀察是不是持續有此狀況,若是半個月以上都情緒低落、容易掉眼淚,跟平常的個性有很大的差別,甚至已經影響到生活層面了,就應該要留意。重點是要區分這是性格的一部分,還是持續情緒低落達到憂鬱症的狀態。
image source: unsplash
No.2 家庭有問題孩子才生病
面對精神疾病的患者,許多人第一個直覺是「是不是童年經歷了什麼」、「他是不是生長在有問題的家庭」,讓患者的父母更加自責。
醫生怎麼說👉
精神疾病的導因包括生理、心理跟社會,家庭是社會環境的其中一環,但不要因為家中有孩子生病,父母親就太過自責,或懷疑自己的教養出了錯。有很多研究會探討家庭因素扮演怎樣的角色,精神疾病究竟是生理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比較大?事實上各種環節都有相關,並不完全是後天的家庭造成的。
image source:客家電視台提供
No.1 精神病患者都有攻擊性
精神疾病患者最常被汙名化的,就是被認為具攻擊性、有暴力傾向等。這也讓不少患者康復後,融入社會更加困難。在《烏陰天的好日子》中,患有亞斯伯格症的義正在公園和小男孩玩耍,卻被小男孩父親認為是在誘拐、想傷害對方。
醫生怎麼說👉
精神疾病有攻擊性的還是少數,根據統計也沒有比一般正常人來得多。普遍患者的症狀是會退縮,「負性症狀」較多,他們通常會不跟人接觸、不想投入人群,甚至沒有行為能力。
門診常見的精神疾病有哪些?
鄭致道醫師也提到,在門診常見的精神疾病還是以輕型為主。嚴重型的精神病,是會跟現實脫節、有奇特行為和怪異思想,無法處理對人事物的行為。精神疾病跟精神病,只差一個字,卻有很大的差別。門診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主要以焦慮、憂鬱和失眠為主,當然這可能是嚴重的精神病的初期表徵。嚴重的精神病,通常比例是100至200個人裡會有1位;輕型的精神疾病比例就會高很多,可能100至200人裡面,會有10到20個。
另外自閉症,或是所謂亞斯伯格症候群,都是屬於青少年型的精神疾病,確實也是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常見的族群,過動症近期也常被重視或提起。這也是因為近年來社會對於精神衛生的重視,讓醫療體系能早期的介入跟治療。當然也希望社會上能對精神疾病患者有更多的接納,讓他們能在正常的環境中成長。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18年10月02日至2019年10月01日,共一年。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新聞頻道、Facebook、PTT及各大討論區、部落格等,針對討論『精神疾病的迷思』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別再浪費生命爬文!熱文榜告訴你每小時網路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