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再強也解不了人的焦慮?唐綺陽靠「信任力」坐穩網路領袖王座
2025網路口碑之星|唐綺陽以近12萬筆聲量拿下「年度最具網路領袖價值YouTuber」,本文揭開她在AI時代贏得信任的關鍵。

對許多人而言,「星座」不只是生活中的話題,更是一種在不安時尋找方向的方式。當焦慮與不確定籠罩生活時,占星專家唐綺陽的聲音,在夜裡不喧嘩、不急迫,只是靜靜地照亮我們心底那塊最柔軟、也最不安的角落。
在AI世代的資訊洪流與情緒起伏交織之中,唐綺陽的影響力更加凸顯。根據《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統計,她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間,累積119,290筆網路聲量,以強大的社群影響力拿下2025網路口碑之星「年度最具網路領袖價值YouTuber」。

「世界末日」討論掀恐慌 如何安住大家的心?
唐綺陽展現出的「安定人心的力量」,並不只存在於星座解讀中。當集體情緒開始升溫時,她的聲音,總能讓許多人先停下腳步,就像「世界末日」謠言延燒的那段時間一樣。
隨著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7月5日將發生地震及海嘯等「大災難」,網路上相關討論不斷升溫。越接近預言中的日子,恐慌情緒也跟著蔓延,甚至有人因此取消出遊計畫、搶購防災避難包。
我早在週報中說,沒、有、末、日,不是你以為的那樣,七月日子還會繼續。
面對謠言發酵與情緒延燒,唐綺陽透過粉專冷靜回應。她也在直播時補充:「末日不一定是世界毀滅,它也可以是一種很抽象的感受。對某些人來說,也許代表著過去結束、未來即將展開,是屬於自己的『過去的末日』。」
這樣的場景,唐綺陽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從疫情爆發、天象異變,到突如其來的社會事件,她總是在情緒最高漲的時候現身,用冷靜的語氣和穩定的節奏,把大家從恐慌的漩渦裡拉回來。
星座如何成為世代對話的橋樑?用一場場對話拉近距離
多年來,唐綺陽將星座預測與時事緊密結合,因準確預測被網友封為「國師」。但她的影響力,早已不只來自準確的預測。
身分從未只停留在「星座老師」,而是不斷隨著時代變化,開展出新的舞台。20年前,唐綺陽是寫書的作者,用紙本記錄天象,也紀錄一個世代的焦慮與希望;後來,她走進螢幕前,透過一場場節目對談,讓星座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當社群時代來臨,唐綺陽選擇站上YouTube的舞台,讓星座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能即時對話、貼近生活的內容。Podcast《唐陽雞酒屋》則讓她的聲音穿越螢幕與時間,成為深夜裡許多人耳邊的陪伴。近年,她也將代表作《解答之書》延伸到更多元的形式,從2024年推出線上版、到2025年發行有聲版,再次打開星座內容與不同世代對話的可能性。從出版、主持到影音創作,她不斷嘗試新媒介,也不怕學習新的語言與節奏。每一次轉換,都是為了讓這份信任,能在不同世代之間持續流動。

活在AI時代的焦慮裡 在效率與寧靜之間有辦法找到平衡嗎?
2025年是AI快速發展、持續改變世界的一年。特別是在AI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焦慮地在「效率」與「寧靜」之間拉扯,渴望找到一個能安頓身心的位置。而唐綺陽的回答,出奇地樸實也真誠:「我也沒有答案。」
接著她語氣堅定地說,正因為未來沒有一條明確的路,也不像「從一樓爬到二樓」那樣有既定階梯,這份不確定才讓人焦慮。但同時,也因為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才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
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要去追尋。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找到自己。
你不能向外找,只能向內找。
你要先找到什麼讓你快樂、什麼是你身上具備的潛能。
外面沒有東西可以依附,你只能徹底發揮自己。
在人人都想「跟上時代」的洪流裡,這位占星專家給出的不是加速的方法,而是一句緩下來的提醒:真正的力量,不在外面,而在內心。
AI能取代占卜嗎?答案是「人的智慧無法被複製」
唐綺陽不僅談如何面對AI帶來的焦慮,也對這股浪潮提出更深一層的思考。當被問到AI是否會影響星座占卜時,她笑著說:「如果只是小問題,你問AI,它給你的答案應該也會有一點可愛,這種小事你信任也無妨。」
但,大事,我覺得還是需要人。
人的智慧、捕捉空氣中訊息並將它凝結成趨勢與答案的能力,是機器或科技永遠無法取代的。
AI的流行,其實正是人的價值要被提煉出來的關鍵時刻,
我們不能偷懶,反而要讓人的價值更清楚地被看見。
這番話,不只是對職業的信念,也是一句送給這個時代的提醒。在高速奔跑的AI浪潮裡,人類的敏銳、信任與溫度,反而會成為最珍貴的資產,也正是唐綺陽最具代表性的內在穩定力量。
在變動的時代裡 信任成了最堅定的答案
在AI浪潮快速推進的此刻,資訊變得更即時,也更難分辨真假。正因如此,「信任」成為最珍貴的資產。也因此,當唐綺陽站上2025網路口碑之星頒獎典禮的舞台時,這份榮耀的背後,不只是聲量的累積,更象徵著她長年累積的信任感被更多人看見。她語氣柔和、不張揚,像是在對一路支持她的人輕輕道謝。
我剛剛聽到(《網路口碑之星2025趨勢報告》)報告裡提到療癒經濟、信任經濟、安心,這些都是今年的重要關鍵字。
我一直希望能擔任一個讓人看了就安心的角色。
很感謝大家的信任,我也會繼續做好這個角色,不辜負大家的期待。
對唐綺陽而言,這份榮耀不只是獎項,而是一段信任關係被再次確認的時刻。但這份信任,並不只存在於螢幕的另一端,也從自己的生活開始。

從身體開始 練習讓生活變得更好
一年半前,唐綺陽開始瘦身,這段過程沒有華麗的開場,而是來自某一天的頓悟。
有一天我忽然醒悟,好像不能這樣下去了。
原本,以為大家只在意星座的內容,不在意外表,但當開始為了健康努力,沒想到許多人會因為她的改變而受到鼓舞,認為「永遠不嫌晚」,這讓她感受到一種新的責任,要維持下去,讓大家覺得未來還有希望。
唐綺陽瘦下26公斤後,與《誰來晚餐》團隊踏上今年金鐘獎節目類的紅毯,「鉛筆腿」一亮相就成了話題焦點。對此她輕鬆笑說,「其實我還是肉肉的,但是已經比最肉的時候瘦很多了。我會繼續努力,看樣子好像會激勵到大家。」談起減重,也不忘補充最實際的心法:「真的就是飲控啦,我的胃還在,大家不用擔心。」
對唐綺陽而言,瘦身不只是外表的變化,更是一種重新拿回生活主導權的歷程,選擇一步步地讓自己的身心靈變得更穩定。對待生命不同面向的真實與堅持,也正是讓她成為許多人信任對象的原因。

唯有真正認識自己 才能在動盪中安住於心
從占星的語言,到安定人心的能力,唐綺陽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累積出一份難能可貴的「信任」。她不急於領航,也不追逐浪潮,只是靜靜站在原地,提醒著人們:真正的力量,一直都在你自己身上。正如她受訪時所說的:「認識自己,是每個人都該面對的基本功課。不要偷懶,一定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