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口碑之星最年輕得主!李多慧甜美微笑背後的50萬筆網路聲量狂潮
2025網路口碑之星|首位韓籍「年度最具網路領袖價值啦啦隊員」獎項得主,李多慧積極投身公益、挑戰大銀幕,親自分享從異鄉人到在地女神的爆紅心境。

台灣與韓國的距離,僅僅是兩個半小時的飛行時間,但跨越文化、語言和外國人的身份隔閡,遠比想像中需要更大的勇氣。韓籍啦啦隊員李多慧當初帶著一股「試試看吧!」的念頭,降落在這座溫暖的島嶼。她或許未曾預料,彎成月牙的笑眼、能量滿滿的應援舞蹈,將會為台灣職棒的應援文化,注入一股前所未見的活水;李多慧的影響力在網路社群上迅速發酵,近一年累積超過50萬筆聲量,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多慧熱潮」。
從點擊到心動:742%聲量暴漲的秘密
「2025第八屆網路口碑之星」的鎂光燈下,李多慧榮獲「年度最具網路領袖價值啦啦隊員」肯定;再度刷新得獎者年齡紀錄,(2024年得獎者YouTuber六指淵、啦啦隊員林襄皆為27歲;李多慧26歲),成為最年輕的個人獎得主。
這份榮耀,沉甸甸的,不僅是人氣的象徵;其背後,更有著溫暖而堅實的數據支撐。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觀察,李多慧透過共同主持實境節目《女孩好野》第一季,成功讓其YouTube討論聲量狂增742%;用還不夠流利的中文,努力地與夥伴們上山下海,展現最真實的笑與汗水時,每一次點擊,都是一次認同,是對她「不只是啦啦隊員」的全新看見。她持續以正向形象與粉絲建立情感連結,帶動整體網路互動力提升59.2%。
數字,往往是客觀而冷靜的。但李多慧的數字,卻藏著一顆顆炙熱的人心。
典禮現場,李多慧就像一顆自帶光芒的小太陽,儘管現職是味全龍「小龍女」,遇到中信兄弟吉祥物小翔、台鋼雄鷹吉祥物TAKAO,沒有一絲猶豫,上前就是一個熱情擊掌,或是俏皮可愛合照。獲獎後的接受媒體採訪,李多慧手握獎牌開心說:「台灣給我很多的機會,所以很感謝台灣,我愛台灣。」
一字一句,清晰而堅定地說:「以後我在台灣還會繼續加油、繼續努力,所以請大家期待未來會持續成長的我。」那是一位女孩,對第二個家,最鄭重的承諾。

從真實到成長:一位女孩最動人的「流量密碼」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人人都在尋找爆紅的捷徑;李多慧的答案,卻樸素得令人動容。坦言剛來台灣時對市場幾乎一無所知,與其說有特別規劃,不如說她只是努力地「展現最真實的自己」,「因為語言還不熟悉,當時我能做的就是以自然、真誠、不做作的樣子去面對大家。我想,也正是這份坦率與真實,讓我有幸在剛來台灣時就獲得了很多關注與喜愛。」對於如何維持熱度,她透露並不會刻意追求「話題性」,而是專注於「在當下的每個工作與挑戰中全力以赴」,多慧分享「成長本身就是最自然的『熱度』」。
我常常會想:「能和大家一起開心互動的內容是什麼呢?」
這份認真也延伸到社群經營上,李多慧透露「不把它當作工作,而是能分享生活與想法的一個空間。」她認為社群核心是 內容(Content),「在我的社群裡,我不把自己放在主角的位置,而是當作『連結』大家的橋樑」,透過拍攝介紹台灣文化、美食,以及韓國美妝等多元主題,成功吸引不同客群,提升了互動率,「透過內容,把我喜歡的事物分享給更多人。或許正因為如此,粉絲們才會感覺距離更近、更自然。」

從球場到大銀幕!瘀青是下一個夢想的小勳章
從2019年在韓國職棒起亞虎出道,到2023年跨海來台、今年轉戰味全龍,李多慧將自己定位為不斷挑戰的學習者。在台灣邁向第三年,依然為自己設立新的挑戰,包括了她首次騎機車環島、挑戰綜藝節目,這些「第一次」的嘗試都成為她人生中重要的養分。
「演員」,是李多慧為自己設定的下一個遠方。拍攝中的恐怖電影,飾演一名大學生,這是一個將「啦啦隊李多慧」的標籤暫時撕下,去擁抱另一個靈魂的珍貴旅程,「拍戲的過程讓我學會更細膩地感受情緒、體會角色的心境。因此我現在也更加努力練習演技、學中文,希望能有朝一日以『演員李多慧』的身份呈現在銀幕上。」
其他演員前輩們給了許多寶貴建議,頒獎當天李多慧身穿白邊黑色小禮服,黑絲襪底下,膝蓋好幾塊深淺不一的瘀青,這是她百分之百的投入,為夢想刻下的勳章。
但,最大的挑戰,依然是「語言」這座溫柔卻巨大的山。
「有一天,我能像台灣人一樣自然地說中文嗎?」這句帶著期盼與微微擔憂的低語,透露出她背後的努力與掙扎。她沒有退縮,只是笑得更甜,彷彿也在為自己打氣:「過程雖然辛苦,但請大家多多期待2026年的《辛亥隧道》!」

擁抱批評!甜笑背後的強韌智慧
飄洋過海到異鄉發展,沒有誰的旅程永遠是晴天。剛到台灣的第一年,多慧也有過孤單和想家的時候,但很快找到了克服迷惘的方法:她努力在台灣建立自己的新生活模式,積極探索台灣美食、認識當地朋友、去旅行,讓她感覺「這裡不只是工作場所,更像是我的第二個家」。更關鍵的是,她總會在心裡記住自己來到台灣的理由、想達成的目標,以及她希望回報的對象,這些信念讓她在感到迷惘時能重新找回方向。
這份韌性也體現在面對網路批評時的心境,剛開始看到負面留言時,李多慧承坦言很難過、也會害怕,「比起批評,」她說出了那句充滿智慧的感觸,「最可怕的,其實是『沒有人關心』。」
有時候我會邊看留言邊想:「啊,這次做得不錯!」或「這次真的該改進了!」
哈哈,這些經驗反而讓我更成長、更堅強。
她學會了從刺耳的聲音中,篩選出合理有益的意見,「我學會了『自我覺察』,也更懂得怎麼看待自己。」

回饋初心!愛的善心澆灌「第二個家」台灣
李多慧的「愛台灣」,從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彎下腰的行動。
今年,她將個人YouTube頻道一年份的收益,總計新台幣50萬元,全數捐贈給台灣兒童福利機構。善的種子,源於童年跟著母親在幼兒園幫忙的溫暖記憶。多慧認為在台灣有了收入,「既然是在這裡得到的,就應該回饋到這裡。」她的想法純粹而動人,承諾未來會持續關心台灣的公益議題,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

九月底的花蓮光復洪災,李多慧第一時間透過賑災單位捐出30萬元,發表簡短的關懷聲明:「花蓮的災情很嚴重,也很擔心大家,希望一切安好,能幫上的地方會盡力。」沒多久,便加入「鏟子超人」行列,全副武裝在泥濘中協助清理。雖然體力吃緊,但她仍面帶微笑與志工並肩合作,她事後也在社群分享:「原以為我是去幫忙的,其實並不然。到了現場,反而從志工們與那位母親身上,得到更大的勇氣也學習到很多」。
直到此刻,我們才真正明白,她給予這片土地的,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她來,不只是為了被愛,更是為了去愛。

用真誠贏得口碑 李多慧期望在台深耕未來
來自一千四百多公里之外的韓國女孩,從啦啦隊員蛻變為數據認證的網路領袖,多慧成功證明了在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跨越國界、超越流量,最能贏得口碑與信任的,永遠是那份真誠的付出與不斷追求成長的動力。
「在這裡,每天都有新的體驗、新的驚喜。」採訪的最後,李多慧依舊掛著那招牌的甜美笑容,眼裡的光,比初來時更加堅定而溫暖,「我依然對這片土地,充滿熱情與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