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護病比上路!護理師執業率卻創五年新低 砸百億補助政策效果引關注
護理新制救得了病房卻留不住人?護理師人力仍然緊繃,留任問題持續存在。
by 顧詩蓓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護理人力危機持續惡化。衛福部接連祭出夜班獎勵與三班護病比制度,行政院更核定四年總額高達275億元的「護理人力政策整備中長程計畫」。衛福部今年3月發布的《113年度施政績效報告》指出,病房達標率提升、補助金陸續撥付,政策已展現成效。但事實卻是,護理師的整體執業率仍下降至五年來新低,留才困境依舊未解。
投入龐大資源 短期見效有限
衛福部自2023年起提供夜班獎勵,並於113年1月公告三班護病比標準,3月正式上路,要求醫院依規配置護理人力。衛福部報告指出,制度上路後,各層級醫院的達標率確實提升,截至114年1月底已撥付逾30億元補助金。
不過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立法院調查報告,護病比制度落實後,護理人員的執業率不升反降,從2024年2月的62.72%降到2025年5月的62.36%,創下近五年新低。
而根據衛福部「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公布的護產人員暨機構管理資訊系統最新統計(114年8月4日),截至2025年7月,全台共有30萬9,765名護理人員領有執照,扣除65歲以上未執業者後,實際執業僅19萬3,614人,整體執業率偏低。當中護理師佔91.7%、護士佔8.3%,女性比例高達95.3%,平均執業年齡為39.5歲,顯示人力結構持續老化。
政策與現場落差
三班護病比新制雖讓部分病房符合標準,卻導致部分醫院無法支應而關床,急診患者反而更難等到病房。同時,三班制帶來的長期負擔與偏低的健保給付,依舊使護理師感受不到足夠誘因。以醫學中心急性一般病床為例,健保住院首日護理費用1,154點、病房費598點,合計1,752點(健保點數原則上1點約等於1元新台幣,合計約1,700元),與旅館平均房價相比差距明顯,護理專業價值仍未獲得合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