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出口太多總迷路?官方教你一眼看懂「出口編號邏輯」 原來這麼簡單
每次走錯捷運出口,都要浪費許多時間,學會這招讓你精準出站!
by 顧詩蓓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每天都有乘客在捷運出口前發愣:「我是從哪邊來的?要從哪邊出?」出口太多讓人一時迷路。其實台北捷運的出口編號與站名命名早有規則,台北市捷運局近日揭露「看得懂就不迷路」的命名邏輯。
使用者常見的出站困擾
許多乘客在捷運站內準備出站時,會遇到一種典型的情境:站在指標下,望著多個出口編號,卻一時無法判斷該往哪裡走。不是不知道目的地,而是搞不清楚哪個出口才對應正確方向。腦中浮現的往往是:「我剛剛從哪邊來?我要從哪邊出才不會繞遠路?」
這樣的迷惘,在出口數量多、空間結構複雜的車站尤為明顯。乘客可能要反覆查看地圖、回想動線,甚至出站後才發現走錯方向,只能重新繞路。這樣的情況對通勤族是日常小插曲,但對長者、孩童或外地旅客來說,則可能帶來顯著的心理負擔與時間成本。
官方公開車站編碼邏輯
為了幫助乘客在車站中更好辨識位置與方向,台北市捷運局表示,捷運車站名稱旁的代碼,實際上結合了路線顏色的英文字母與站點序號,具備方向性與辨識性。例如:
G01:代表綠線(Green line)的起點——新店站
BL01:代表藍線(Blue line)的起點——頂埔站
這些編號依據原則由南往北、由西往東遞增,協助乘客判斷目前所處的站點在整條路線上的相對位置。例如,從G01往G10前進,表示你正從新店往松山方向移動。
出口編號怎麼看?逆時針排列有玄機
除了車站編號外,最常讓人猶豫的出口編號,其實也有一套排法。台北市捷運局表示,出口號碼基本上是依照「逆時針方向」排列,依車站結構與朝向做出配置。
你可以想像自己站在地圖正中央,開始逆時針轉一圈:
如果是東西向的車站(如頂埔站),1號出口通常會在西北角。
如果是南北向的車站(如公館站),1號出口多半出現在西南角。
這樣的設計有助於維持一致性與空間感,但若乘客不熟悉車站朝向或地圖使用方式,仍可能產生混淆。

出口怎麼排?照站體逆時針方向看就懂了。
image source: 翻攝FB/台北市捷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