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4月暢銷好書排行榜!希特勒《我的奮鬥》因他聲量奪冠
《長女病》、《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等熱門作品引發討論,盤點必讀熱門必讀作品焦點一次看懂。

你上一次拿起書本認真翻閱是什麼時候了呢?近期不少新書細膩描寫不同群體的心聲,讓讀者透過閱讀更認識自我,也獲得熱烈好評。同時,也有作品因為話題事件或人物效應登上媒體版面,引發廣泛關注。《網路溫度計DailyView》以「誠品線上」網路暢銷書為基礎,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出2025年4月網路口碑書籍排行榜。想知道4月結束以前有哪些必看的熱門好書?這篇整理一次帶你掌握!
NO. 1《希特勒:我的奮鬥》
作者:阿道夫·希特勒
譯者:陳式
出版社:文國書局
被譽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書」,《希特勒:我的奮鬥》(原名《Mein Kampf》)是德國元首兼納粹黨魁阿道夫·希特勒於1925年出版的自傳。全書融合了他的個人經歷與政治主張,主軸圍繞德奧合併、反猶思想,並成為納粹意識形態的重要綱領。由於內容宣揚極端民族主義與種族歧視,這本書在二戰後於多國被列為限制出版物。儘管如此,《希特勒:我的奮鬥》仍被視為了解二戰歷史與極權主義興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

2025年4月,一起社會事件再度讓這本書登上討論高峰。罷免立委案領銜人宋建樑現身地檢署時,穿著納粹「卐」字臂章、手持《我的奮鬥》,並在鏡頭前行納粹禮,引發輿論強烈批評。後續宋建樑更在媒體群組發言使用納粹口號「Sieg Heil!」各種出格行為連帶讓這本書在各大平台聲量飆升。

NO. 3《長女病》
作者:張慧慈(小花媽)
出版社: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長女病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造成的。」新書《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一語道破許多台灣女性的集體經驗,引起社群討論。作家張慧慈(小花媽)以自身經驗出發,採訪了十多位來自不同世代與階層的「長女」,書中描繪了她們從小被要求懂事、幫忙照顧弟妹、維持家務和成績,長大後則默默扛起家庭責任,卻在遺產、關愛或機會分配中經常被忽視。書名中的「病」並非指心理疾病,而是指一種長期累積的文化壓力。作者透過這些故事,揭示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期待,如何在無聲中壓得長女喘不過氣,並逐漸形成跨世代複製的結構性困境。

近年來性別平權與家庭分工議題逐漸受到關注,這本書以大量真實故事說出長女群的痛感,自4月發行後迅速引起讀者關注,紛紛表示,「我是長女,這些特質簡直在說我」、「這本也太多鬼故事了,長女真是辛苦了,祝妳們越來越好」、「希望這本書能給許多長女慰藉,讓她們知道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帶動網路聲量登上「暢銷好書」口碑榜第三名。

NO. 7《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
作者:彭樹君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如果希望世界風和日麗,就要先讓心裡雲淡風輕。」繼《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之後,作家彭樹君再度推出全新散文集《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延續她一貫溫柔理性的筆觸,描寫人到中年後的情緒轉化與自我釋放。

書中以「人生之秋」為主題,分為懶得多情、懶得多事、懶得多管、懶得多慮四個章節,從人際邊界、情緒照顧到生活取捨,傳遞「學會懶一點,其實也是對自己好一點」的核心思維。
不少讀者在社群分享閱讀心得,認為書中語句貼近日常,也點出了中年常見的壓力與內耗感,「感謝樹君老師的書寫,一直以來如此療癒、溫暖我們的心」、「懂得改變想法,會讓心情更好過」、「彭老師的作品就是品質保證」。為了回饋讀者,彭樹君也特別在十本作者簽名書中親手寫下金句並留下簽名,讓讀者驚喜直呼「超有收藏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