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夠台了吧?盤點這「10項」超級台灣味 你也認識家豪嗎?
諧音梗、斑駁的柏油路、夜市,都有滿滿台灣味!另外,你也認識「家豪」或「淑芬」嗎?今天帶你一秒聯想到台灣。

走在路上被諧音梗店家逗笑、騎樓下總有機車在等紅燈、朋友叫「家豪」的至少三個?這些看似平凡,卻藏著台灣人共同記憶,也是最接地氣的台灣味!今天《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帶你看「這些」讓人一秒聯想到台灣;另有哪些菜市場名?
這「10項」超級台 你有共鳴嗎?
1、破碎的柏油路
雖然你可能早就習慣,但外國朋友一來就問:「你們的路怎麼像在越野?」台灣的柏油路,常年經歷反覆挖、補,留下無數高低起伏、坑坑疤疤,成了另類的「城市地景」。這不是瑕疵,這是最道地的台灣味!

2、諧音梗店家
現在走在台灣街頭,不只要看招牌,還得「聽」招牌!普通飲料店名到「藤柳杯」、從「理髮廳」到「地方髮院」,諧音梗取名正夯,不只逗趣吸睛,這股創意熱潮,早已成為台灣特色。

3、機車車潮
紅燈一亮、油門一催,整排機車像洪水湧現,這不是在看電視,而是台灣街頭最日常的畫面。從上班到下班尖峰,機車車潮擠滿每條巷弄與大路,嗡嗡聲成了城市的背景音。這股人車合一的節奏,混亂中自有秩序,也構成了屬於台灣的動態風景。

4、喜歡排隊
在台灣,「排隊」不是麻煩,是一種信仰。無論是新開幕的雞排店、網紅手搖飲,還是夜市裡那攤爆紅小吃,只要有人排,就有人跟上。外國人常問:「真的有這麼好吃嗎?」但我們知道,排的不只是美食,是對話題的參與感、是跟風的快感、也是一種台灣人骨子裡的熱情與好奇。「排隊」已成最有溫度的台式日常。

5、廁所舊磁磚
那片五顏六色交錯、微微泛黃的舊磁磚,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起點。阿嬤家的廁所總帶點潮濕的霉味、牆角還有歷史悠久的馬桶刷,對我們來說,那是家的味道。這種復古磁磚風格,一眼就能喚起無數回憶,也成了台灣老宅獨有的標誌。只要看到這片牆,都會忍不住說一句:「這超台的啦!」

6、鐵皮屋
相較於一些歐美國家建築,外觀較一致;台灣許多工廠、頂樓加蓋、住宅都是鐵皮屋。站在高處一眼望去,從都市到鄉間小路,幾乎無所不在。成群的鐵皮屋似乎成為台灣的特殊風景。

7、夜市文化
除了中華美食,在台灣夜市會看見來自各地的料理,種類多樣化,是臺灣生活中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每個夜市都有不同的特色與風味,透過地方小吃,遊客可以更認識地方特產、文化,因此外國人來台,夜市也成必訪行程!

8、101地標
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只要看見那座矗立的「竹節」大樓,你就知道:這裡是台灣!台北101不僅是台灣的天際線,更是外國人來台打卡的必訪景點。它的存在,成台灣最具代表建築物,也是一秒可以辨識這片土地的指標。

9、廟宇
「廟宇」是信仰與文化交織的地方。從香火鼎盛的天公廟,到熱鬧的媽祖遶境,廟會不只是宗教活動,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鞭炮聲、鑼鼓聲、陣頭齊舞,成為台灣在地特色,此特色,也吸引外國人來朝聖。

10、菜市場購物袋:茄芷袋
走在街上柑仔店、菜市場,經常可以看見老一輩們手上拎著藍綠紅相間的尼龍編織手提袋,其實他的名字是「茄芷袋」。近年吹起復古風,讓這個袋子再度掀起風潮,甚至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也被稱作「台灣LV」。

菜市場名看過來 這「2個」名字連續奪第一
除了「那些」充滿台灣味的東西,日前有位Threads網友以「新一代的小孩子名字,好多都是這些字在排列組合」為題分享,表示沐、宸、晨、宥、妤、霏、睿、晴、妍、祐、樂、承、澄、品、丞、彤、宇、語、恩、以、希、熙,這22個字,在新一代中很常出現。
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2023年全國姓名統計分析,國人前3大常見名字,男性依序為家豪(1萬4,038人)、志明(1萬2,719人)、建宏(1萬2,196人);女性依序為淑芬(3萬1,879人)、淑惠(3萬420人)、美玲(2萬7,487人),「家豪」自101年起,「淑芬」自99年起,連續奪得第一。
隨著世代變化,國人取名不僅反映出時代背景,更看得出不同世代對子女期待。以10年級生為例,男性名「承恩」代表拔得頭籌,「宥廷」、「品睿」亦為熱門選項,女性則以「品妍」、「子晴」、「詠晴」成為主流。到了2021年,男性「恩碩」、女性「品妍」為最夯,「宥廷」、「子睿」、「苡菲」、「雨霏」也獲得取名之青睞。
網友表示「我兒子的兩個字都有,真的是菜市場名」、「我名字兩個字都在上面了」、「有些確實好,但太多人用了」、「還好我取的不是菜市場名」、也有網友害怕說「幸好沒有菜市場名」、「還好一個都沒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