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清明節就是要吃潤餅!為何戰南北?口味、甜鹹差異一次搞懂
你是哪一派?高麗菜、豆芽菜是潤餅象徵性的配料,從高麗菜、糖粉到甜鹹之爭,潤餅竟可以選甜度?

清明節家家戶戶除了掃墓祭祖還有一道不可或缺的傳統美食「潤餅」,在當天吃潤餅,除了象徵慎終追遠,還有春天到來,寓意新生等意涵。但潤餅竟然也會戰南北?加入油麵是邪教嗎?餅皮、配料到調味,潤餅吃法百百種,你是哪一派?《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帶你看!
南北潤餅大不同!你是哪一派?
#北部潤餅
烹調方式:配料多以水煮或汆燙處理,保持蔬菜原味與濕潤口感。
內餡:高麗菜、豆芽菜、蛋酥、紅糟肉、適量花生粉。
口感:濕潤、清淡,蔬菜比例高。
健康提醒:
餅皮通常使用兩張,熱量約等於1/3碗白飯,建議可選全麥餅皮增加纖維。
紅糟肉經油炸,油脂含量高,可改用雞絲或豆干絲替代。
#南部潤餅
烹調方式:多數餡料會先乾炒,吃起來較為乾爽。
內餡:高麗菜、豆芽、香腸、豆干、蝦仁、香菇、滷肉、花生粉混糖粉,加入油麵是南部特色。
口感:扎實飽滿,風味甜中帶鹹。
健康提醒:
配料豐富、調味偏甜,整體熱量高於北部潤餅。
滷肉多使用油脂豐富的五花肉,熱量極高,建議改為瘦肉版本。
油麵油脂高,可用蒟蒻絲取代,降低熱量又增加纖維。
清明節為何要吃潤餅?
相傳晉文公為了悼念介子推,下令在清明節禁火、禁炊,只能吃冷食,稱為「寒食禁火」,也是後來「寒食節」的由來。後來大家便用餅將食材包覆起來食用,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潤餅,而寒食節的時間正好在清明節前一天,因此後來大家也習慣在清明節吃潤餅。
潤餅口味新選擇!竟還可以選甜度?
潤餅分南北,但其他特殊配料,各有擁護者。網友表示「在台北買潤餅,沒有看到花生粉,只有看到大顆花生粒,甚至沒有豆乾,真的沒有購買慾望」、「最愛咖哩辣椒加甜辣醬口味,冬天吃很過癮;但很討厭吃到後面濕濕糊糊」、「其實加黑芝麻粉超好吃,有讓我驚艷,但價格稍貴」;另有網友提出疑問「不知道『皇帝豆』是不是只有南部潤餅有,我覺得超怪,鍾愛加麵條」;還有人表示「去台南買潤餅,竟然看到3種口味,半糖、正常糖、2倍糖,北部人受到極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