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農夫惡夢「荔枝椿象」來臨!誤觸皮膚恐潰爛?預防、介紹一次懂
最近一名小學三年級男童誤食荔枝椿象的卵,男童媽四處求助,所幸卵並無毒性。氣溫回升,荔枝椿象進入產卵季節,請小心常見的欒樹,誤觸嚴重恐皮膚潰爛。

炎熱夏天將至,你也喜歡躲在樹蔭下乘涼嗎?可能要小心了!日前台北市一名小學三年級男童,意外吞下樹上荔枝椿象的卵,男童媽心急四處求助,所幸荔枝椿象的卵無毒性,並無大礙。然而,荔枝椿象的危險性在於成蟲後,今天《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帶你揭秘台灣農夫聞風喪膽的昆蟲——荔枝椿象。
誤食荔枝椿象「卵」 醫:原則不影響
Threads帳號「蘇珊媽咪的天堂路」昨(26)日分享,自己小三兒子在學校誤食荔枝椿象的卵,原因是同學在刮樹上的卵,他正好開口說話。原PO心急四處詢問,最後連絡上台灣昆蟲館和小兒科醫生,其表示,原則上人體內的胃酸會處理掉蟲卵,如果真的不慎感染,4個小時左右就會感到不舒服,屆時再處理即可。直到隔天,男童都無不適的情形,也讓原PO鬆了一口氣。
台灣農夫的惡夢「荔枝椿象」
時值氣溫回升,春暖花開之際,台灣農夫的惡夢「荔枝椿象」,已悄悄進入交配產卵季節。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主棲地在中國華南地區,1999年入侵金門,隨後在台灣擴散,為台灣新興害蟲;主要危害龍眼、荔枝及台灣欒樹等無患子科作物,荔枝椿象的成蟲和若蟲均會吸食荔枝與龍眼的汁液,尤其喜好吸食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導致落花、落果、嫩枝與幼果枯萎、果皮黑化等情形,曾造成中南部荔枝產量銳減9成嚴重災情。
荔枝椿象1年1世代 分3個階段
卵:約10天,近圓球體,常是14顆聚集成堆。初生的卵為鮮綠或黃,孵化前轉為紅。天氣越溫暖,卵孵化速度會越快。

若蟲:有5個齡期60至80天。一開始呈長橢圓形,體色偏紅轉至深灰色;2至5齡則逐變為長方形,主體為橙紅色加黑色外框。

成蟲:成蟲期達2至300日,經歷若蟲期後,荔枝椿象便能展翅飛翔。外型似盾牌,為黃褐色,胸部腹面具白色蠟粉,雌蟲體型大於雄蟲。荔枝椿象繁殖力佳,一生產卵可達10次,每次產14顆卵。

而「紅姬緣椿象」經常被誤認為荔枝椿象,其體型較小、不會傷害人,是和台灣欒樹互利共生的本土種;農委會提醒,若看到紅姬緣椿象不用恐慌或刻意撲殺。

荔枝椿象對人體有何影響?農業部:卵可直接殺死
除了對樹木造成危害,農業部表示,荔枝椿象受擾動時會噴出具腐蝕性臭液自衛,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將引起刺痛感及過敏症狀,嚴重將導致潰爛。每年一到 4、5 月荔枝椿象產卵活動季節開始,農民及民眾被其臭液噴到導致灼傷的案例履見不鮮,雌性成蟲有時也在居家紗網、戶外曝曬的衣服與棉被上產卵,使民眾不堪其擾。
農業部建議,因卵無毒,在仍為綠或黃色有些硬度時,可用木片等其他工具移除,或用衛生紙包覆直接捏死;另外因為卵沒空氣就會死亡,所以也可用塑膠袋密封,避免荔枝椿象孵化造成危害。

3招有效防治 掌握時機點
1. 物理防治:針對若蟲及卵塊進行清除
在果樹結果期間,荔枝椿象多處於若蟲階段,此時其尚未具備飛行能力,為物理防治最佳時機。建議農民可使用捕蟲網人工移除若蟲,對於尚未孵化的卵塊,則可摘除後裝入塑膠袋密封丟棄,避免孵化後擴散族群。
2. 生物防治:開花期間以天敵昆蟲控制族群
荔枝與龍眼開花期間不宜施用農藥,以避免影響授粉昆蟲。可利用自然界一物剋一物觀念,於果園中大量釋放天敵昆蟲「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小蜂將卵產於荔枝樁象的卵內,孵化的幼蟲取食被寄生的樁象卵,造成該卵死亡而無法孵化,下一代的平腹小蜂則直接從被寄生的卵羽化而出,並繼續於田間交配並尋找下一顆荔枝椿象卵,繼續繁殖下一代,荔枝樁象的族群數量則將逐年降低。
此種寄生循環可使荔枝椿象族群密度逐年降低,有助於中長期害蟲控制,亦不影響授粉昆蟲活動,適合於不噴藥區域或開花期應用。
3. 化學防治:掌握非開花期 選擇時機施藥
由於荔枝椿象成蟲越冬後會大量消耗體內脂肪,對藥劑的敏感度較高,加上氣候冷涼,行動較為遲緩,故此時期為化學防治最佳時期!但3月中旬後因成蟲活動力強,藥劑防治效果不佳,且已進入開花期,此時不建議用藥,以避免誤傷蜜蜂等授粉昆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