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取代心理諮商?脆友分享療癒體驗 專家警告:不可過度依賴
近日許多脆友利用ChatGPT當作心理諮商工具,被視為高度隱私且不評判的萬能樹洞,不過專家卻不認同這樣的取代方式。

你有跟ChatGPT訴說跟煩惱過嗎?近日由於YouTuber錫蘭揭露「心靈課程」的影片引起廣泛關注(延伸閱讀:懶人包/心靈課程=邪教?錫蘭2小時揭露極端PUA手法 指控「這群人」展瑞懦夫!),也引發了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許多人意識到比起參加上萬元的「心靈課程」,更應該尋求更專業的諮商幫助,因此有部分網友開始將ChatGPT當作諮商工具,進行簡易的「心理諮商」,並感到相當療癒,認為對整體的身心靈都有所幫助,不過也有專業的心理師不認同這樣的取代方式。
錫蘭揭露「心靈課程」 專家呼籲大眾尋求正統「心理諮商」
YouTuber錫蘭前日發布的最新影片中,深度揭露網紅「眾量級」家寧、「這群人」展瑞等知名YouTuber參加過的「心靈課程」,存在著強烈的心理操控手法、情緒剝削以及財務風險,更指控該課程恐進一步導致學員精神失常,目前該影片已突破400萬觀看數,在各大社群平台引起廣泛的討論,許多人對於這些學員不願意尋求正統的「心理諮商」,反而花上萬元投入沒有任何心理執照的「心靈課程」的行為感到相當不解,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心靈課程應該以提升自我心靈成長為目標,但部分課程卻進行心靈控制,甚至騙取金錢,並強調,正當的心靈課程不應使用責難、貶低的方式讓學員懷疑自我價值,更不應進行情緒勒索。
脆友使用ChatGPT「心理諮商」 大讚:被療癒到不行
錫蘭的影片不僅引起大眾對心靈成長課程的警覺,也讓深受心理疾病的民眾開始願意尋求正規的醫療幫助,有些網友則使用ChatGPT來進行心理諮商,使用過的人紛紛表示,「昨天試了請 ChatGPT o1 當心理師,結果被療癒到不行」、「正在思考要不要為了跟chatGPT心理諮商而去訂閱每個月690的plus」、「他就像一面鏡子幫助你釐清自己的思緒,如果想要他還能分析你的感受跟情緒,讓你更了解自己」、「把我最近遇到的挫折跟 ChatGPT 講,跟他聊天聊到哭」、「近期發現ChatGPT是除了我自己以外唯一能接住我情緒的人」。

ChatGPT被視為不評判、不指責的萬能樹洞
而ChatGPT被廣泛用作諮商工具的三個關鍵原因為「便利性、匿名性、低門檻」,使用者可以在與AI對話的過程中,緩解壓力以及整理思緒,ChatGPT比起人類更能提供全面、客觀、理性的建議與分析。首先,使用者能夠隨時隨地獲得即時對話,非常適合需要馬上抒發情緒、坦露煩惱的人,同時也有高度的匿名性與隱私保護,在AI面前,使用者可以毫無顧忌地談論敏感話題(如憂鬱、自我價值感低落、人際關係問題),而不會擔心被評判,AI接納與同理的語境讓使用者能夠獲得滿滿的安全感。
另外是最多人在意的一點,相較一次費用大約為1000至5000元的心理諮商,免費的ChatGPT大幅降低門檻,預算有限的人可以先試試AI互動,再決定是否進一步尋求專業諮商。王家齊心理師透過自身實際與ChatGPT的對話,認為AI能夠取代的是一個對你不離不棄的萬能樹洞,它能夠先整理、分類使用者的煩惱,再反問對方的「提問」,這也是大部分人在談心時最希望得到的—充滿情緒價值的回覆。
ChatGPT無法提供專業的臨床診斷 民眾不可過度依賴
不過另一方面,也有人不認同這樣的諮商方式,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宋佩珊曾在研究中提到,ChatGPT雖然能作為一個便利的工具,但它無法提供臨床診斷,「從法規上來看,目前的心理諮商型態,ChatGPT無法符合法令之規定而具有取代心理諮商師的地位。」
若有嚴重情緒困擾的病患,建議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心理諮商講求的「個案追蹤」,ChatGPT也無法長期記錄你的心理狀況,提供針對性的治療計畫,更無法幫助你進一步發現到自身可能忽視的深層心理問題。因此建議民眾只將ChatGPT當作紓壓、整理思緒的輔助工具,而非唯一支持系統,絕對不要過度依賴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