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罷免連署加嚴!台灣政治信任升級還是民主倒退?
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委因選罷法修正案多次大打出手,罷免加嚴如同民主的雙面刃,是防假連署的正義之舉,還是扼殺民意的隱形枷鎖?
立法院2024年12月20日三讀修正通過選罷法部分條文,修正條文明定,罷免案提議人及連署人名冊,應附身分證正反影本;若冒用他人個資連署,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以下簡稱「連署加嚴」條款)。內政部表示,在社會沒有共識下,修法將罷免連署條件加嚴,限制人民罷免權,未來罷免案提出的可能極低,內政部深表遺憾。
選罷法修正草案1分鐘通過惹議 成負面聲量最高事件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日期:2024/11/30~2024/12/30)期間統計調查,近一個月來,有關選罷法的總聲量達372,223筆,聲量高峰分別出現在以下三個時間點:12月6日立委全武行、12月16日選罷法修正草案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以及12月2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連署加嚴」條款。
負面聲量最高峰出現在12月16日,當天選罷法修正草案闖關過程引發爭議。藍委阻擋綠委進入會議室,並迅速以1分鐘通過修正草案送出內政委員會、3分鐘散會,引起綠委不滿並衝進立法院長韓國瑜辦公室抗議。此舉引發輿論熱烈討論,部分網友質疑修正草案程序問題,另有網友批評綠委抗議行為,累積了大量負面聲量。
正面聲量的高峰則出現在12月20日,藍營支持者對國民黨立委三讀通過選罷法、財劃法、憲法訴訟法修正案表達感謝,推升相關討論熱度。整體而言,選罷法議題的負面聲量仍遠高於正面聲量。
選罷法「大型」修正尚未通過 政黨持續對峙
儘管藍綠對峙,然回顧此一「連署加嚴」版本,卻是「民眾黨」提出,對於罷免成案屬於較為「小型」的修正。而較「大型」的修正,牽涉到罷免案通過門檻,是俗稱的「+1」修正案(同意票數超過被罷免人當選得票數),尚未通過,後續國民黨立委仍不放棄「+1」修正案的通過。選罷法修法牽動敏感神經,政黨持續對峙!
小型「政治工程」引起巨大波瀾 台灣政治民主化如何發展?
選舉或選舉制度向來是《政治學》教科書的重要篇章之一,然與「選舉」相對的「罷免」甚少提及,原因當然與發生的頻率有關。「罷免」在民主政治運作中甚少發生,若非民選公職人員十惡不赦、極其可惡,選民對於民選公職人員多數時候僅是給予批評。但若要進行罷免,則需高度政治動員,而此發起動員的主體往往是公民團體或敵對政黨。目前「連署加嚴」條款通過,如此小型的「政治工程」已引起巨大波瀾,後續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將如何發展?
罷免「連署加嚴」提高政治信任 有助提高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的其中一套解釋途徑是「文化途徑」,意指一個國家是否能走上民主轉型的道路,取決於一國的政治文化。公民之間的人際互動網絡愈密切,公民之間的信任感愈強,愈有助於民主政治的運作,這是一種彼此信任展現的正面成果。罷免「連署加嚴」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對提議人或連署人不信任的修法,卻也是一種透過人際互動網絡,提高我們「信任」連署正確性的制度。也許未來罷免成案數減少了,但確定的是,被我們罷免的民選公職人員,會是我們非常不喜歡的人。那麼,此一修法讓遊戲規則更加明確,不論要罷免那一個陣營的候選人,罷免「連署加嚴」將成為一套提高政治信任的政治解方。
【以上言論,不代表《網路溫度計》立場】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11月30日至2024年12月30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選罷法』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