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颱潭美生成!什麼是「共伴效應」?秋颱與東北季風帶來強降雨

輕度颱風潭美已於今(22)日生成,典型的秋颱路徑可能帶來「共伴效應」,你知道什麼是「共伴效應」嗎?

by 蔡瓅萱
輕颱潭美生成!什麼是「共伴效應」?秋颱與東北季風帶來強降雨
image source: 翻攝中央氣象署

今年第20號颱風潭美已於今(22)日凌晨2時生成,目前的強度為輕度颱風,預估未來會往西北西方向朝呂宋島東方近海前進。氣象署也於今日凌晨3時40分發布陸上強風特報,影響時間將從今日清晨開始一直到週六(26日)上午,提醒民眾隨時留意最新預報資訊。

image source: 翻攝中央氣象署

潭美颱風生成 共伴效應可能為北部、東部帶來較強雨勢

輕度颱風潭美今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3.5度,東經127.4度,目前每小時13公里的速度向北北西進行。「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在潭美颱風穿越菲律賓進入南海的期間,會讓外圍環流移入,加上中央山的地形阻隔,會導致位在迎風面的宜蘭、花蓮、台東、恆春、基隆北海岸、台北東側等地出現較強雨勢。

秋季生成的颱風不一定是「秋颱」!什麼是「共伴效應」?

秋颱即便沒有直接侵襲台灣,也會和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在迎風面帶來強風和豪雨。氣象署指出,並不是秋季生成的颱風就是「秋颱」,颱風的路徑必須經過台灣南邊的巴士海峽、南北海上,並且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像這樣的情況才可被稱為「秋颱」。

「共伴效應」,指的則是秋颱引入的外圍環流(暖濕空氣)和東北季風(冷空氣)合流,冷暖空氣相會時容易在迎風面形成持續性的豪大雨。因為共伴效應的影響,秋颱所帶來的風雨持續時間會比一般颱風長。氣象署也提醒,秋季副熱帶高壓減弱,導引氣流較不明顯,颱風容易和環境中其他次系統(如東北季風)產生交互作用,造成預報的不確定性較高,因此產生災害的威脅也更大。

山陀兒、納莉、梅姬、尼莎……這些颱風都曾引發共伴效應

氣象署回顧,今年9月西北太平洋共有8個颱風生成,先前路徑特殊、移動速度又十分緩慢的「山陀兒」,就是因為共伴效應而導致台灣東北角出現致災性豪雨。除此之外,包含2001年的納莉颱風、2010年的梅姬颱風以及2022年的尼莎颱風,其主要環流雨帶都沒有直接影響台灣,皆是因為與東北季風輻合產生共伴效應而為台灣東北部地區帶來強烈雨勢。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人物 / 時尚網紅

看完整排名
  • 1
    丹妮婊姐
  • 2
    天后闆妹
  • 3
    林千又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懶人包/2025清明連假為何放兩天?兒童節大人也放假的原因一次看懂
時事

懶人包/2025清明連假為何放兩天?兒童節大人也放假的原因一次看懂

大人也放兒童節竟是這個暖心理由,要補班?兒童節上班能申請加班費嗎?
什麼是「難哄蛋糕」?原型其實是Jellycat?
娛樂

什麼是「難哄蛋糕」?原型其實是Jellycat?

白色情人節爆紅!你也跟上「難哄蛋糕」風潮?出自爆紅陸劇《難哄》的草莓蛋糕近期被許多店家仿製販售,不少網友認為應該是源起英國玩偶品牌。
〈跳樓機〉是什麼?又一抖音曲爆紅!網友改成大怒神笑翻:完全不一樣
娛樂

〈跳樓機〉是什麼?又一抖音曲爆紅!網友改成大怒神笑翻:完全不一樣

〈跳樓機〉爆紅成抖音新神曲,KKBOX、Spotify成績亮眼,Ozone成員也翻唱!網友評價兩極,你知道「跳樓機」和「大怒神」的關聯嗎?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