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維基百科
文/MO
日前,教育部課審會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綱草案,強調教科書未來寫到女性科學家時,必須用其本名,而不是具附屬丈夫意味的「某某夫人」。這也就是說,日後課本將不再出現「居禮夫人」這稱號,因為其本名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或「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
雖然教育部隔日即發布聲明,澄清說此次新課綱全文均未提及「居禮夫人」,出席委員只是以「居禮夫人」舉例,所以所有討論並未經過決議,且目前國教會公告翻譯名詞仍為「居禮夫人」,未來也會按此規定辦理課綱審查。
但這舉動依舊引發一連串討論聲浪,像是台大教授季瑋珠聽到消息後就在臉書直言:「這政治正確、性別平等得矯枉過正了吧!」
究竟是矯枉過正還是平權正義,人人心中各有一把尺,所以小編在這不作評論,可居禮夫人對科學界的貢獻,以及不畏時代氛圍、堅持自身研究的毅力,你一定不能不知道!話不多說~現在就跟著我一起來回顧她精彩一生吧!
image source:維基百科
居禮夫人(Madame Curie),本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a Skłodowska-Curie),出身波蘭清苦家庭的她,因為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面臨列強瓜分局面,所以年紀輕輕24歲就隨姊姊到法國巴黎唸書,並從事科學研究。
爾後,居禮夫人在法國認識其一生的伴侶-皮埃爾·居禮(Pierre Curie),展開一段改變人類歷史的愛情故事。
原來,當時擔任理化教授皮埃爾助理的居禮夫人,一心想以放射線作為論文主題。面對老婆遠大夢想,皮埃爾不僅全力支持,還從旁協助,說服校長在校成立兩人研究放射線實驗室。
此外不挑嘴的皮埃爾,為讓老婆專心進行科研工作,就算居禮夫人只是準備簡便的飯菜,他也吃得津津有味。就這樣這對夫婦倆相互扶持,維持美滿婚姻和密切工作關係,在科學研究道路上攜手努力,並於投入大量心力後發現「釙」跟「鐳」2大新元素,一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此可見,皮埃爾一路走來是居禮夫人研究與心靈上的強大支柱。
image source:維基百科
▲居禮夫人還利用放射性元素新發現來進行醫療行為,設計出X光治療車,並創造「居禮療法」來治療腫瘤,在世界大戰期間醫治許多人,因此被後世譽為「人類的恩人」。
不過,根據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林秀豪的說法,居禮夫人當時的研究,其實在法國並未獲得殊榮與重視,因為大戰期間,法國仍存在排外情緒及性別藩籬,因此對法國人民來說,一名來自外國的女性即便科學研究有傑出表現,仍無法得到各界尊崇。
image source: YouTube/大愛電視
還好面對這些輿論壓力,居禮夫人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更加積極地進行研究,其這份毅力對那個年代而言,無論是科學界還是日常生活,都是一份值得學習的榜樣。
儘管時間來到2018年,課綱上出現女科學家是否「從夫姓」或使用本名的爭論,但小編認為以居禮夫人的例子來說,其丈夫確實在生活及科學研究上給予她非常多的幫助,因此社會長期以「居禮夫人」稱之,也並非不能理解。
延伸閱讀:
互聯網之父一年後引退!關於馬雲「成功人生」一定要知道的四件事
★別再浪費生命爬文!熱文榜告訴你每小時網路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