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處理傷腦筋 DIY有機堆肥就這麼簡單
廚餘怎麼處理比較好?照著做,你可以將廚餘轉化為營養的有機堆肥。台中環保局分享製作有機肥的步驟與注意事項,提醒民眾先從源頭減量,才符合環保原則。
自己在家吃飯時難免會產生廚餘,這時候除了可以交給垃圾車處理外,其實只要動動手就可以把廚餘轉化為營養豐富的有機堆肥哦!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分享製作堆肥的小撇步,並且列出幾個注意事項,提升堆肥的成功率和營養!
堆肥這麼做!步驟和注意事項一次看
動手製作堆肥一點都不難,台中環保局建議民眾首先找一個普通的塑料桶,在底部打個洞,成為簡易的有機堆肥桶。在桶底鋪上六、七公分的土壤後,把果皮、菜葉、骨頭、剩飯等廚餘的水分瀝乾並鋪平放入桶裡,再進一步鋪土壓實,避免臭味逸出。以一層廚餘一層土的方式層層堆疊直到沒有廚餘後,才在最上層鋪上約七、八公分的土壤,製作堆肥的前期工作就完成了!只要再等上三個月至半年時間,廚餘變成黑褐色粉末後,就是有機肥料啦!
在等待期間,如果發現堆肥桶底部流水了也千萬別著急,因為那是最佳的「液體肥料」,可以澆花或種菜。如果擔心液體肥料會有臭味,可以在底部洞口接上同樣口徑的水管,並接到空瓶裡,輕鬆盛接滲出的水。
台中環保局也分享幾個注意事項,讓堆肥營養更豐富外也提高成功率:
1、堆肥桶一定要加蓋,並用重物把蓋子壓緊,避免空氣進出,才能夠把廚餘悶熟;
2、如果要讓有機堆肥更營養均衡,可到市場上要一些魚肚、魚鱗、蝦殼或製作豆漿後留下來的廢棄豆渣,煮熟並瀝乾水分後加入廚餘中,增加營養;
3、有機堆肥需等3個月至半年時間,若想讓廚餘加速發酵,可以倒一點養樂多等含乳酸菌的飲料,幾天內就會進入發酵階段了。
食物過剩已是老問題 環保局盼民眾「從源頭減量」
行政院環保署曾統計2012年至2021年近10年間的廚餘數量,發現台灣每年平均扔掉了將近62萬噸的食物,每人在10年期間平均製造26公斤的廚餘,數字相當驚人。若過剩食物處理不當,食物腐爛而產生的氣體將再次回到大氣與土地,造成全球暖化加速,影響生態環境。
雖然每年廚餘量呈減少趨勢,但長久以來大量的食物垃圾,已讓廚餘管理系統負擔沉重。因此,台中環保局呼籲「從源頭減量」,提醒民眾不要煮過量的飯菜,剩下的食物可以轉化成其他的料理,再把實在無法消化的廚餘用來製作堆肥,才符合環保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