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大暑勿灌冷飲忌吃冰!中醫養生秘笈一次看
大暑節氣除多補充水分外,中醫師還提出保健方法及避免中暑的小撇步,如何健康養生,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常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今(22)日為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也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濕氣最重的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在於「防暑」和「祛濕」。大暑的午後容易下起大雷雨,一陣雨勢過後,將迎向秋季涼爽氣候。近年全球暖化日趨嚴重,世界各國夏天的氣溫屢屢傳出飆破以往的高溫記錄,在如此炎熱的大暑節氣下,我們該如何預防保健呢?
避免正中午外出 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中醫師黃千瑞表示,過度炎熱的天氣易損傷人體陽氣,出現口乾舌燥、解尿不暢等情況,也可能會出現精神不振,嚴重則導致中暑或熱衰竭,應避免在正午時分出門,為了讓體内的濕氣散發出來,可盡量於清晨或夜晚氣溫較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室內環境保持清涼通風,可打開窗戶、風扇或開啟空調設備,不過冷氣溫度盡量不要太低,防止溫差太大更容易中暑。
大暑忌吃冰!飲用綠豆湯清涼解暑
中醫師黃千瑞提醒,炎夏中要避免「因暑貪涼」的NG食物,像是刨冰、冷飲等,不但會讓體內熱氣或濕氣無法排出,也容易頭暈與腸胃不適,建議可以選擇以下3種清涼解暑的食物來達到節氣養生。須注意的是中醫的「涼」是指食物屬性,並非溫度高低。
1、綠豆湯: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解暑利尿之效。
2、仙草茶:仙草味甘、淡、涼寒,有清熱、利濕之效。
3、冬瓜湯:冬瓜味甘、淡、涼,有清熱利水、解暑熱之效。
經絡養身2招 刮痧穴道按摩保健
在大暑節氣時,除了避免正中午外出及飲用清暑利濕食物外,中醫師黃千瑞說明,亦可利用刮痧或按摩「足三里」穴位來舒緩頭痛、中暑等不適症狀。
「刮痧」是中醫智慧的傳承,刮痧能達到促進氣血循環。中暑時,可利用刮痧讓身體內的熱氣排出,皮膚會顯現皮下出血或瘀血小點,這些都是皮膚出痧的反應,身體刮出痧後需補充溫開水或淡鹽水。
若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便祕等症狀可按摩「足三里」穴位,位置為從外側膝蓋骨下方的凹窩,再往下延伸四橫指處(三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