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Netflix《紙牌屋》10年了!馬斌:OTT改變台灣人收視習慣 台劇有機會揚名國際
2023年台灣OTT TV付費訂閱戶達580萬,已超越有線電視,名家解析OTT對收視習慣的衝擊與創新。
不論是資策會,NCC(國家通訊委員會)以及國際媒體分析調查公司Media Partner Asia最近都提出報告顯示,台灣不但有線電視訂戶數來到歷史性的新低,更發生了史上首次的黃金交叉,OTT(影視串流平台)的付費訂戶數首次超越有線電視訂戶,偏好透過串流平台收看影音的人數,也已經超過偏好透過非串流平台收看的人數,這在十年前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因為十年前不但有線電視訂戶數不斷創新高,Netflix、Disney+都還沒開始進入台灣甚至亞太地區,就連在大陸的愛奇藝都才剛開始播放美國電影,到底這十年間發生了什麼事,讓越來越多觀眾改以OTT作為他們主要的娛樂收視媒體?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所提供近三年的OTT聲量調查就會發現,透過OTT觀賞電影戲劇,已經是現代人日常,Netflix聲量明顯是最受到關注的OTT,關注度更至少是其他家的四倍以上,而其他家在聲量上排名的變化也不大,會有名次上的改變也大概都是因為某部特別受關注的作品獨家上架,或是有特別促銷活動,例如2022年9月,Disney+的聲量就難得的幾乎超越了Netflix,因為那個月D平台推出特價優惠方案,月費只有原價四分之一,聲量自然暴衝,但很快的就又回復正常。而這聲量排名也與實際的市佔率差不多,根據Media Partner Asia 2023年Q4的調查報告,台灣OTT市場市佔率第一名與第二名,當然是Netflix與Disney,MyVideo、愛奇藝、Hami、與friday影音彼此間差距也都不超過3%,可見現代人使用OTT已經是常態了.
所以到底十年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十年前台灣的串流影音服務才剛剛萌芽,台灣自己只有少數業者開始嘗試成立不同形式的網路串流模式,多數深度影迷劇迷若要看最新的外國作品,還是得翻牆或看盜版,而有線電視還是一般大眾收看影劇的主要來源,但也就在十年前,就在《網路溫度計》成立之前不久的2013年2月(好啦,其實應該講是十一年前),美國媒體界發生了一件改變全球媒體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從此串流平台注定將成為世界各地下世代的主流媒體,超越電視與有線系統,那就是Netflix上架了首部自製的戲劇影集《紙牌屋》,而且是一次上架全部13集給會員欣賞,打破過去觀眾看影集就是得每周只能看一集的習慣,一次追完全部集數的追劇(Binge Watching)習慣開始養成,劇迷們緩慢、安定(但等待下一集時有點焦慮)、有節奏的追劇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紙牌屋》在美國的成功就不用多說了,但其實它的成功也開始對台灣的媒體以及未來OTT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為它的成功引發了台灣美劇迷們騷動,所以公視就以極迅速的速度,拿到台灣轉播權,在當年的11月就上架了第一季,並且之後第二與第三季幾乎是上架沒多久就跟著播出,不但讓Netflix之名迅速在台灣美劇迷之間擴散(我個人也就是在那時開始翻牆看Netflix新劇),更因此促進了公視之後與Netflix多部劇集的合作與上架。
時間來到號稱「台灣OTT元年」的2016年,Netflix在那一年於全球130多個地區同時上架,包括台灣,自然引起美劇迷們的關注,但內容上最熱門的話題,卻不是將在不久後上架,號稱史上最貴影集的《王冠》,甚或是為了華人亞洲市場特別製作的電影《臥虎藏龍:青冥寶劍》,也不是為了慶祝開播特別贈送新會員免費一個月的觀賞期,而是為何看不到《紙牌屋》最新一季第四季?這不但再次將Netflix話題引爆於影劇迷之間,更便宜了當時購買了《紙牌屋》第四季海外版權的RTL-CBS衛星頻道(現已改名為Rock Entertainment 搖滾娛樂頻道),而頻道也很聰明的決定在第一時間將13集一口氣連著播出,給劇迷們模擬用Netflix追劇的感覺,當時我的同溫層就不知道有多少人連夜通宵守在電視機前將它看完,這大概也是台灣首次集體的追劇行動,也讓大家看到OTT未來的發展潛力。
隨著Netflix與其他各家不論境外本地的OTT業者持續努力,吸引觀眾改透過網路、手機觀看影劇作品(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台灣的媒體生態首次出現重大改變,因為就在隔年2017年的第四季,之前一直在成長的有線電視用戶數,前一季還突破520萬戶,竟然五年內首次呈現下跌,而且從此就沒有再回升過,所謂的「剪線潮」正式開始,而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已經正式跌破450萬戶,只有447萬戶了。
Netflix投資台劇 從合作到獨家原創
而也就在這時,隨著訂戶人數持續在世界各地(特別是亞洲)成長,連同其他幾家不論是國內外的平台,也都同時發現,應該是開始上架原創台灣內容的時候了。Netflix先從與台灣的製作公司合作開始,購買現成的內容上架,合作最成功的當然就是前面提到的公視,《麻醉風暴》、《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一把青》等於2018年初上架之後反應不錯,Netflix決定打鐵趁熱,將公視即將在八月推出的單元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海外播映版權買下,並掛上"Netflix Original"(Netflix原創)的頭銜,在全世界平台上推出,結果反應超好,甚至在日本登上劇集排行第一名。同一年還與國內製作單位一起合作拍攝《雞排英雄》導演葉天倫的《雙城故事》,開始嘗試投資台製內容。
但Netflix真正正式製作台劇的起點是在2019年,這一年Netflix慎重其事的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投資製作三部台劇:《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儘管這三齣劇口碑兩極,未達到預期的收視點閱效果,但Netflix也因此與台灣的製作團隊有了合作經驗,在逐漸磨合的過程當中,有了後來更多合作的內容。2020年,Netflix回歸以購買播映權作為投資台劇的模式,推出與公視合作的《返校》,以及Netflix獨家首播的《誰是被害者》,都相當受到歡迎,台劇與Netflix的合作模式似乎逐漸形成,而Netflix也因為這些作品正式獲得金鐘獎提名,成為台灣影劇圈的一份子。
接下來就算對台劇不熟悉的人,也可能都聽過《華燈初上》與《模仿犯》,這兩齣同樣是由台灣團隊製作,由Netflix買下全球獨家播出版權,不但在製作與卡司規模上都又更升了一級,而且獲得不只台灣甚至全世界觀眾的廣大迴響,更別提這兩齣劇在金鐘獎都獲得雙位數提名,我們從《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所提供OTT台劇熱門關鍵字調查就會發現,熱度最高的就是這幾齣劇,而其他幾部除了是別家OTT擁有獨家播映版權的之外,也幾乎都在播出後上架過Netflix,而根據我個人初步的統計,去年台灣大約製播了70齣戲劇,幾乎八成都有上架到各大OTT平台,而上架了Netflix的也是最多,至少25齣,大約是三分之一強。
Netflix對於台劇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今年Netflix還將繼續推出多齣原創獨家播出的台劇,包括很少見,話題前衛以性愛為內容主題的《愛愛內含光》,以及上面提到首齣投資原創劇《誰是被害者》的續集《誰是被害者2》等。自《紙牌屋》上架後這十年來,Netflix對於台灣甚至是全世界,不論是觀眾收視習慣、媒體宣傳的操作模式、甚至是整個產業製播面的影響,都是相當巨大的,只希望有了Netflix這個平台出現,能給觀眾更多好看的內容,為台灣製作環境提供更多資源與曝光機會,讓台劇能持續蓬勃發展,進入更成熟的產、製、宣、播階段。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年10月3日至2024年6月29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hreads、TikTok、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賴政府執政五大棘手議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熱門關鍵字」(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註2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以上言論,不代表《網路溫度計》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