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劇特殊風景」你發現了嗎?少見類型、女性為主 這部戲成功拉抬金鐘話題
image source:人選之人—造浪者 Wave Makers
文/馬斌
每年電視界的最大盛事金鐘獎於10月20與21日兩天進行頒獎典禮,近幾年台灣電視劇「文藝復興」的復甦感,根據文化局提供的資料,今年金鐘獎送件報名戲劇類的作品數破千件。
從今年的提名與得獎名單來看,戲劇類因為和不同的串流平台自製或與頻道合作,讓看劇的管道越來越多元,不再只限於電視或是單一平台頻道。題材上也多了許多不同類型化的內容,更明顯的是延續去年「女力至上」的風潮,女性角色與故事也更多元與有趣,這也剛好連結到今年台劇最特殊的一個現象,就是因為《人選之人-造浪者》所造成的社會與政治話題(也都與女性有關),明顯帶動讓更多人關注了台劇的消息。
image source:Netflix
金鐘報名件數破千 多部優質台劇難分高下
今年的金鐘獎戲劇類,光是入圍名單就有創新的紀錄,首先入圍最多項目紀錄被《模仿犯》打破,共獲得17項提名,超越上一屆提名16項的《茶金》,而提名超過10項的作品多達5部,除了《模仿犯》還有《人選之人-造浪者》(14項)、《台灣犯罪故事》(12項)、《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11項),以及《我願意》入圍10項,最後竟然也有4個劇集各拿下4個獎項,另外拿下4獎項的分別是《我的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與《她與她的她》,作品勢均力敵讓評審們難以抉擇是相當明顯的。其實光從今年報名作品件數高達1155件,獲得入圍的有129件來看,都超過去年首次將節目與戲劇類分開處理統計報名,就看到戲劇製作能量真的越來越高。
image source:模仿犯 Copycat Killer
不在侷限單一頻道 串流平台帶動台劇復興
雖然去年《華燈初上》高提名卻完全「摃龜」,但Netflix製作台劇的數量與品質不減反增,《模仿犯》、《人選之人-造浪者》與《她與她的她》都是Netflix獨家,也同時繼續帶動其他平台投資或合作拍攝更有趣的台劇,例如Disney+今年也加入了戰局,《台北女子圖鑑》與《台灣犯罪故事》都有得獎,中華電信MOD則與公視合作拍攝今年也獲得兩項大獎的《牛車來了》,同時也有自己獨家的《我願意》,從入圍與得獎名單都看到越來越多串流平台的作品,讓觀眾有更多的觀看平台,就連頒獎典禮的收視率與點播率都創新高。
image source:台灣犯罪故事
「女力至上」成為熱門議題 延燒出Me Too運動及政治參選
不過,今年台劇有個最特殊的現象,除了類型上更為多樣化,並延續了去年「女力至上」的主題,更出現許多少見的類型題材。除了選舉職人,更有醫療喜劇、失憶懸疑、邪教等都是過去少見的,而且幾乎都是以女主角為主要角色,並且這些角色相當個性豐富多層次,也難怪這次女主角獎被稱為死亡之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人選之人-造浪者》提到權位者霸凌甚至性侵下屬的情節,引發現實生活中同樣被霸凌性侵的女性,引用劇中女主角一句「不要就這樣了算了好不好?」,而引爆整個台灣的Me Too運動;然後接著是劇中扮演總統候選人的賴佩霞,真的成為總統候選人郭台銘的副總統搭檔,一齣劇的內容居然不斷銜接上甚至引起了話題。
image source:人選之人—造浪者 Wave Makers
《人選之人-造浪者》原為聲量最高 金鐘當天引發拉抬效果
這樣的高話題以及媒體曝光率,讓大家開始高度關注台劇,這點從《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的統計就能明顯看出,不論是剛上架、引爆Me Too行動、或是金鐘獎提名揭曉與賴佩霞宣布搭檔郭台銘時,《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聲量都遠超過其他戲劇。
但是到了金鐘獎頒獎當天,卻看到該劇產生了拉抬效果,它與《模仿犯》、《她和她的她》和《女外科》三劇的聲量很接近,並同時拉抬了如《我願意》與《台灣犯罪故事》的聲量。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
無論如何,今年台劇不論在創作上或話題上,都是近年來最有討論度的一年,也因為如此,許多原本都必須加入平台繳費,或是等電視播出才能收看的作品,因為話題度極高,許多平台都開放免費收看。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3年04月30日至2023年10月26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金鐘58四大贏家』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