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蛋炒飯」成敏感詞!網紅廚師「王剛」教人炒飯遭出征 羞辱先烈「毛岸英」是誰?

懶人包/「蛋炒飯」成敏感詞!網紅廚師「王剛」教人炒飯遭出征 羞辱先烈「毛岸英」是誰?

image source:美食作家王剛

文/楊千儀

近日,一位中國大陸廚師「美食作家王剛」在微博上發布一則如何煮蛋炒飯的影片,然而,這一則看似非常普通的烹調教學影片,卻被大批大陸網友大肆出征,認為王剛發布影片的時間點敏感,有「侮辱英烈」的嫌疑。

廚師長只因教怎麼炒蛋炒飯 被迫出面道歉

「王剛」為專業廚師出身,時常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分享如何烹煮各種家常菜的教學影片,未料,這次蛋炒飯的教學影片卻引來大陸網友們集體批鬥。影片發布不久後,王剛便馬上刪除影片,並於當晚深夜發布道歉影片,表示自己「作為廚師,以後再也不做蛋炒飯了。」

image source:美食作家王剛

「蛋炒飯之亂」前後聲量高達8千多筆 事件發生後持續延燒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可看見,這起「蛋炒飯之亂」引起極高的討論度,近一周的總聲量高達9434筆,事件發生當天的聲量迅速飆至3996筆,更在隔天11月29日來到聲量的最高峰,共4689筆,可見事件持續在網路上發酵,除了攻擊王剛的網友,也有其他持有不同意見的網友加入討論,分成兩派在網上展開激烈討論,「網友越來越閒了」、「文字獄又來了」、「有些人別太極端了」。

image source: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蛋炒飯」成敏感詞 因先烈戰爭時生火引來敵機犧牲

近年來「蛋炒飯」這個詞在大陸便成為敏感詞彙。原因是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在韓戰時為了烹煮蛋炒飯,因為生火時的炊煙暴露的所在位置,引來敵軍空襲而喪生。因此,每年的10月23日被定為毛岸英的冥誕,若在其忌日的前後公開提及蛋炒飯,則會被視為在嘲諷毛岸英。不過,中國歷史研究院曾聲稱毛岸英是因做蛋炒飯而犧牲實屬謠言,該說法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

image source:中國歷史研究院

王剛並非第1次被出征 因蛋炒飯被冠上辱烈罪名非單一案例

事實上,這次的「蛋炒飯之亂」並非王剛第一次被圍嘲,2020年10月間,王剛曾發布一支揚州炒飯的教學影片就曾被網友出征過,他在每年10、11月也都會發布蛋炒飯相關影片,網友認為不太可能無心之舉。不過,有其他網友指出,王剛本來就經常在社群平台上不定時發布蛋炒飯影片,並非蓄意選擇特定日期發布,認為只因「蛋炒飯」一詞而集體批鬥一位熱愛美食的廚師太過火

而王剛的事件並非單一案例,《人民日報》因在11月25日發布了一則「蒸水蛋」的影片;中國聯通的分公司在10月23日發布炒飯食譜都一度遭到帳戶停用。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12320231129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蛋炒飯之亂』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KEYPO TOP 3

口碑聲量排行TOP 3

美食 / 手搖飲料

看完整排名
  • 1
    50嵐
  • 2
    先喝道 TAO TAO TEA
  • 3
    CoCo都可
Hot Articles

全站熱門文章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是什麼梗?王世堅金句創2.6萬聲量!〈沒出息〉神曲爆紅原因一次看
時事

「從從容容游刃有餘」是什麼梗?王世堅金句創2.6萬聲量!〈沒出息〉神曲爆紅原因一次看

王世堅質詢柯文哲的金句紅遍中台,一首〈沒出息〉再帶動熱潮。本人不僅幽默回應還自己玩梗!金句爆紅成迷因關鍵是什麼?馬上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地來了解吧!
2025全台萬聖節免費活動攻略:市集、變裝派對、討糖活動通通免費
生活

2025全台萬聖節免費活動攻略:市集、變裝派對、討糖活動通通免費

活動懶人包|10月萬聖節有哪些活動?全台都有免費活動熱鬧登場。還沒決定萬聖節要去哪玩嗎?這篇讓你市集、變裝遊行一次玩透透。
療癒經濟帶動按摩熱潮?網友愛上按摩椅的5大理由+10大品牌排行
生活

療癒經濟帶動按摩熱潮?網友愛上按摩椅的5大理由+10大品牌排行

近年來,「療癒經濟」崛起,絨毛玩偶、香氛手作等商品成為市場新寵。但療癒不僅止於心理層面,更多人追求身心合一的放鬆,「按摩」也變成日常必備自我療癒儀式。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