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resource:翻攝自pixabay
文/李歐林
日前有兩名台灣旅客在肯亞旅遊時,不幸遭河馬攻擊,造成一死一傷的悲劇,這起事件也讓許多人對看似溫馴憨厚的河馬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有許多動物和我們所想的並不一樣,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刻板印象的迷思所誤導,對於動物的了解與實際可能有一段落差。以下就列出幾個大家相當熟悉,卻完全錯誤的說法,看看我們對這些動物產生了什麼樣的誤解!
狗
年齡換算
作為最親近人類的動物,其實我們對狗仍存在著許多的誤解。「狗一歲等於人的七歲」相信這個說法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不過他並非完全正確,狗與人的年紀換算,通常牽扯到品種與年紀大小,體型越大的狗老化速度較快,所以大型狗的年紀換算通常都高於1:7,小型狗則低於這個比例。此外,剛出生的幼犬,是狗一生中老化速度最快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化速度反而會慢慢減緩。
image resource:翻攝自pixabay
視覺顏色
許多人聽過「狗只看得見黑白兩色」這個說法,不過實際上,雖然狗的視覺能力以及顏色接收種類都不及人類,但牠們能看見的顏色仍遠多於黑跟白,這也是人類對於狗在視覺上的迷思。
金魚
記憶力
你是否被人罵過「金魚腦」?那是因為多數人都有著「金魚的記憶力只有3秒」的這個迷思,其實金魚的記性是遠超乎我們想像的,根據研究指出,金魚的記憶力可長達數個月,甚至有部分學者證明,金魚能記得一年內學過的東西(這個可能很多人都不太行呢....)。
image resource:翻攝自flickr
鴕鳥
鴕鳥心態
當你不願面對問題時,總會被罵「鴕鳥心態」,暗指你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土裡,當作一切都看不見,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哪有動物這麼笨),鴕鳥之所以會有這個動作,是因為他們經常把蛋埋在洞裡,用沙子掩蓋,遇到危險時為了要保護蛋,才會有看似把頭埋進土裡的動作。
image resource:翻攝自flickr
貓頭鷹
最聰明的鳥類
貓頭鷹普遍被認為是相當聰明的鳥類,除了本身與眾不同的外型,在電影《哈利波特》中的出現,更讓不少人認為貓頭鷹有其特有的靈性,但事實卻不然,若要排聰明程度,貓頭鷹在鳥類中可能是吊車尾,反倒是大家都相當討厭,認為是不吉利代表的烏鴉相對較聰明!
image resource:翻攝自pixabay
老鼠
愛吃起司
從小我們看的卡通,都不斷上演老鼠吃起司的戲碼,不過實際上,起司並非老鼠最愛吃的食物,卡通之所以會這樣演,源自於中世紀,當時糧食短缺,起司是主要食物之一,相當然爾老鼠能偷吃的也只有這個食物,也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的說法才流傳至今。
image resource:翻攝自pixabay
蝙蝠
蝙蝠看不到
許多人認為居住在洞穴、夜行性的蝙蝠是全盲的,但其實不然,蝙蝠雖然以聲納作為平日活動的工具,不過牠們的眼睛仍是看得見(不然眼睛是生來幹嘛的),只是視力相當不好,想想蝙蝠擁有堪比軍事等級的內建聲納,還需要用到視力極差的雙眼嗎?
image resource:翻攝自pixabay
鬥牛
討厭紅色
西班牙的鬥牛是當地相當有名的文化,鬥牛士身著紅衣、拿著紅布,讓牛猛烈衝撞,也讓坊間出現「鬥牛討厭紅色的說法」,但事實上牠們是因為前方有不斷移動的物體,再加上鬥牛士不斷挑釁,才會衝撞,而紅色則單純是因為鬥牛士覺得顯眼、較吸引觀眾目光,且鬥牛的血濺在上面較看不出來,相對的表演也就不那麼血腥了。
image resource:翻攝自pixabay
延伸閱讀:
★別再浪費生命爬文!熱文榜告訴你每小時網路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