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是什麼?4大症狀、發病原因整理 別以「案件製造者」、「故意脫罪」標籤強制定義
image source: Pexels
文/林子洵
近年來,從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瀑布》到多起社會案件,都讓許多網友開始關注「思覺失調症」相關議題,社會對於病患的印象停留在劇中、新聞裡描述的片面模樣,但到底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又該如何應對患者呢?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
思覺失調症原來稱為「精神分裂症」,但因名稱容易造成社會大眾印象不好,在2014年正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思考能力和知覺功能失去平衡、無法分辨幻覺妄想和真實世界。思覺失調症的個案通常會伴有慢性、反覆的精神症狀,其實這個病並不罕見,全球大約每百人就有一人深受該病所苦,根據台灣2018年衛福部的資料顯示,全台思覺失調患者約有15.2萬人。
image source: Pexels
思覺失調症的4大症狀
正性症狀-幻聽、妄想、混亂性言語及行為。思覺失調症的病患常常聽到一些不存在的聲音,或是幻想別人讓想要傷害或威脅他們。
負性症狀-情感表達變少、言語與思考能力下降,不願意接觸人,也會忽視自己外表形象管理。
認知功能障礙-思考變的混亂,而使其變得無法專注、記憶力降低、無法做決定及解決問題,同時會出現學習資訊或應用資訊的障礙,甚至會對自己的症狀缺乏病識感。
情緒症狀-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
image source: Pexels
導致思覺失調症的可能因子
雖然對於思覺失調症的發病原因未有定論,但大多數學者的假說為下:
遺傳因子:思覺失調症的遺傳度為80%,不過,並不代表家族中若有該病史就一定會成為患者,發病的原因還是要考量其他因素。
環境因子:包括生活環境、使用藥物,以及產前壓力。
神經傳導物質變化:安非他命、古柯鹼等,都會增強多巴胺,可能造成類似思覺失調症的症狀。
壓力因素:心理壓力或發生重大變故都會產生發病可能。移民,或是要面臨工作或心理壓力較大的環境。
image source: Pexels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思覺失調症只要規律就醫及服藥,積極參與社區復健活動,是有康復可能性的,有三分之一的人甚至可以完全康復,也有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恢復到某種程度。
image source: Pexels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觀察《思覺失覺症》的網路熱門關鍵字,可以看見「精神」、「社會」、「治療」、「控制」、「症狀」等詞,可以看得出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逐漸關注重視。
隨著社會多起案件的發生,大眾常將「不定時炸彈」、「案件製造者」、「用精神病脫罪」等負面詞彙與 患者劃上等號,這些強制貼上的標籤太過強烈,也讓許多人害怕接受治療與回歸社會。其實面對這些病友,我們更應該理性看待,不以偏概全的評論所有病友,讓病友們有病識感、願意穩定接受治療才是更好的解決之道。
image source: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urlink.io/j72VVVk8
縣市首長當選率分析?快來【選戰溫度計】
九合一大選熱門話題:https://2022election.dailyview.tw/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house.dailyview.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