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竟不是第一!10大讓爸媽驕傲的瞬間 看你家寶貝上榜幾名?

在少子化與大內捲時代,爸媽雖嘴上說不比較,卻總在意孩子的小成就,像是自律、情緒管理、抵抗力與身高等,有時可能比成績、才藝更讓人家長有感。

by 吳宜臻
成績好竟不是第一!10大讓爸媽驕傲的瞬間 看你家寶貝上榜幾名?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在台灣,孩子少得跟限量款一樣稀有。根據內政部2024年的統計數字,總生育率(人)只有0.885,全球墊底,也難怪爸媽把小孩當VIP,比投資自己還拚。孩子少,就代表「每一個」都特別珍貴,從教育到才華,全都想顧好顧滿。

偏偏現在是「大內捲時代」,意思是大家都怕輸在起跑點,不斷把資源和時間往裡砸。爸媽捲得越兇,小孩也得跟著被推著走,補習排到週末,才藝班一個接一個,鋼琴、舞蹈、游泳樣樣來。爸媽嘴上喊著「不要跟別人比較啦」,心裡卻忍不住暗自盤算「我家是不是更貼心?更會讀書?還是更懂事?」就連成長曲線都變成隱形KPI,健檢時像在對帳單,數字漂亮就安心,偏一點就焦慮。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針對在學年齡6歲至12歲父母關注點,整理出「爸媽暗爽的10個小孩優異表現」,快來看看,這些情況是不是也正中你身為爸媽的心聲!

10

No.10 自信大方不怯場

No.10 自信大方不怯場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孩子一上台,不是站得像被點了「定身術」,而是大方開口朗讀、唱歌。爸媽在台下瞬間眼睛發光,內心小劇場直接開播:「天啊~這就是我的小孩!」更讚的是,自信不只存在舞台上,而是融進日常生活。當同學因為畫得好、跑得快被老師誇獎,他也能開心拍拍手,不會偷偷腦補「比較劇情」開十集。

至於容易怯場、沒自信的小孩,其實不用太擔心,方法對了也能慢慢養出勇氣。教育部家庭教育資源網建議,別只丟一句「你好棒」,而是點出孩子努力的細節,讚美才更到位;遇到挫折時,多點陪伴、少一點批評;還有,平常也別省愛,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永遠是後盾」。有時候,一句「我相信你可以搞定」,再配上爸媽的眼神光波,就能變成孩子往前走的超級能量。網友表示:「小孩的自信跟愛,真的都是培養出來的」。

9

No.9 抗壓一流、情緒穩定

現在小孩少得像寶,爸媽自然呵護到不行。結果孩子每天滑手機,看著同齡人曬「人生勝利組」,壓力馬上爆棚;有些小孩小小失誤就玻璃心碎滿地,爸媽看了既心疼又頭痛。

不過,也有孩子像內建「避震器」,考差了拍拍肩「下次再拚」、比賽輸了還能笑著「沒事啦」。這種抗壓心臟,讓他們越挫越勇。爸媽看了更欣慰,因為分數再高,都比不上能面對挑戰、不被打倒的韌性。畢竟自信與勇氣,不是硬撐出來的,而是在被理解、被支持的環境裡一點一滴養大的。網友分享,「抗壓性並不是在高壓中硬撐出來的,而是在被理解、被支持的環境裡慢慢練出來的」、「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學會處理壓力,而不是壓抑情緒」。

8

No.8 像小太陽元氣滿滿

No.8 像小太陽元氣滿滿
image source: 桂格優成長素官網

每到換季時,爸媽的LINE群就像警報器一樣「叮叮咚咚」,不是有人喊小孩請假,就是有人說臨時有狀況。最怕的就是小孩狀態突然不佳,打亂原本安排好的行程。尤其在上班途中接到電話,臨時得趕回去處理,常讓爸媽一整天行程大亂。反之,如果孩子依舊元氣滿滿、活蹦亂跳,就是爸媽心裡最大的定心丸。畢竟誰都不想在上班到一半接到電話:「麻煩來接小孩回家。」接著一場手忙腳亂劇情就開演,小孩在辦公室哭鬧、同事投來各種眼神,還得臨時請假衝醫院,整個行程大亂。

想要遠離這種驚嚇,平常就得幫孩子把健康基礎顧好。除了規律作息,每天的營養補充也很重要。像是每天早上,孩子起床後先來一杯桂格優成長素,就能替他補充滿滿能量,裡頭含有優質蛋白質、孩童成長需要的脂質,還有生長必須的醣類,再搭配日本專利乳酸菌,幫助孩子調整體質、守住健康基礎,網友表示,「口感像牛奶一樣,營養也很夠」、「原來全聯也有賣喔?這樣以後要買還蠻方便的,女兒每天都喝一杯當早餐」。

7

No.7 孩子王人緣超好

No.7 孩子王人緣超好
image source: 示意圖/Freepik

在這個網路時代,很多孩子習慣用3C裝置傳訊、打遊戲,卻越來越不擅長面對面的互動。能在學校交到朋友、和大家打成一片,不只帶來陪伴,也能讓自信一點一滴累積。也正因為如此,爸媽最怕的畫面,就是孩子只沉浸在螢幕世界裡,下課沒人找、放學回家也不願多說一句話。那份孤單,比成績退步還更讓爸媽揪心。人緣不是天生就有,根據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早療通報及轉介中心的三點建議,父母能在日常裡就能幫孩子練習社交力

練習1/表達需求

引導孩子用說話或簡單手勢,把需求清楚表達出來,而不是用哭鬧或搶奪來解決。

練習2/輪流與分享

讓孩子在互動中學習不獨占,能輪流玩,也願意把快樂和朋友一起享受。

練習3/解決問題

當和同學意見衝突時,嘗試用討論或替代方式找到共識,而不是靠情緒或攻擊行為來解決。

6

No.6 合照永遠站最後一排

No.6 合照永遠站最後一排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在學校排隊或活動時,有的孩子會踮腳,才能讓自己看得清楚一些,網友分享:「小孩發育讓我好操煩...一直檢討到底自己哪裡做的不好」。

至於怎麼讓孩子長得好?禾馨小兒遺傳諮詢及成長特別門診醫師陳菁兒提醒,早睡、運動、多吃蛋白質,少吃甜食和油炸物,都是爸媽平常能掌握的小撇步。她也打趣說,與其苦惱「要吃什麼才會變好」,不如先注意「什麼別吃」,像是空腹吃甜食,或睡前嗑零食,血糖一衝高,就剛好把晚上十點到半夜兩點的「生長激素黃金時段」壓下來,成長計畫直接打折扣。

除了要有規律作息,營養補給更是關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3到6歲的孩子,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35毫克離胺酸,才能幫助正常生長發育。爸媽要是太累想偷懶,其實也有小祕訣,每天給孩子補充2到3份桂格優成長素,就能幫忙達到建議攝取量。對於挑食或飲食不均衡的小孩來說更是救星,因為一瓶裡不只有三重蛋白,還一次補足42種營養素,更經過小兒科醫師推薦,這下爸媽也能更放心。

5

No.5 自律性高、生活規律

「再不起來要遲到了」、「數到三不動就沒收零用錢」每天早上,很多爸媽的家都像戰場,鬧鐘響了還得配合吼功、威脅加利誘,才能把孩子從被窩裡拖出來。但也有另一種爸媽,每天見證的卻是神奇畫面,孩子自己起床,還會順手摺棉被、換好衣服,然後淡定去吃早餐;放學回家更是自動導航,功課先完成、東西收好,才安心開玩。

當其他爸媽驚訝問:「哇!你到底怎麼做到的?」你嘴上笑笑:「就從小教啊!」網友也分享,「小孩夠自律,爸媽就能躺平啦!」長久下來的好習慣,不只讓孩子生活有條不紊,也讓爸媽心裡超踏實,因為知道,這樣的孩子以後遇到挑戰,也能穩穩接招。

4

No.4 才藝多常得獎

No.4 才藝多常得獎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才藝在爸媽圈裡,總是難免引發「拉鋸戰」。有人主張學得越多越好,最好琴棋書畫全都安排上;有人則覺得,才藝不是比較清單,而是孩子找到熱情舞台的途徑。再加上108課綱強調多元表現,孩子的才藝、社團參與和特殊表現也會被納入考量,讓不少爸媽更焦慮,到底該多準備,還是順著孩子的興趣就好?

網友直白說:「小孩沒興趣就別逼,錢自己留著比較實在。」其實,不管是音樂、舞蹈、運動,還是繪畫、程式設計,重點都不在會多少,而在於孩子能不能從中找到快樂、建立自信。對爸媽來說,這份成長與自信,才是才藝學習裡最珍貴的收穫。

3

No.3 運動神經超靈活

No.3 運動神經超靈活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一下課,操場上最顯眼的,就是那個永遠衝在前面的孩子。跳繩、籃球、排球也全都難不倒,就連體能測驗也能交出漂亮成績。爸媽看了,內心打趣說「是不是該往運動員方向培養?」但更多的,是那份安心感,因為我們最希望的,不就是孩子能有體力、有活力,盡情跑跳、玩得開心。

相對的,有些孩子體能不足,跑兩步就氣喘吁吁,甚至連爬樓梯都覺得吃力。爸媽都明白,想讓孩子動得起來,除了日常鍛鍊,更需要骨骼打下穩固基礎!生活中除了確保均衡飲食,也會特別注意鈣質、蛋白質和維生素D的攝取,像是牛奶、豆類、深綠色蔬菜,都是常見的來源;只是,孩子挑食或份量不足時,營養往往難以達標,這時候像桂格優成長素這類營養補充品,就能快速補充關鍵營養,裡面含有42種營養素,其中維生素D和鈣能幫助骨骼與健康成長,還有助於肌肉與心臟的正常收縮及神經的感應性,讓小小身體有底氣去跑去跳、揮灑活力。

禾馨小兒遺傳諮詢及成長特別門診醫師陳菁兒分享,運動本身是很重要的成長處方,因為運動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對長高有幫助;而且白天動得夠,晚上更好入睡,就連沒有食慾的孩子,多運動後也會自然覺得餓,食量跟著增加。

2

No.2 成績穩居前段班

嘴巴上說「成績不是全部」,爸媽們常常還會補一句「只要孩子盡力就好」。但一轉頭,補習班、課後輔導、模考排名,還是排得滿滿滿。因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分數就像是一張通行證,沒拿到手總覺得心慌慌。於是,孩子如果能把成績穩在前段班,爸媽的心情就好像放下半顆大石頭,壓力瞬間少了一大半。畢竟,沒有人想在「輸在起跑點」的焦慮裡打轉太久。

除了孩子課業上的努力,爸媽其實也很懂「內建加油站」的重要性。平常在飲食上特別留心,像是補充桂格優成長素,裡頭含有黃金營養素DHA,能陪伴孩子持續保持好狀態,讓孩子學習更有後盾。爸媽心裡很明白,好的成績不是靠運氣,而是養分、習慣、努力三管齊下。當孩子持續有足夠能量去吸收新知識,學習狀態自然跟著升級;而當爸媽看著孩子一路穩定表現,那份驕傲與感動,往往比自己當年考高分還更甜、更值得。

1

No.1貼心、善解人意

No.1貼心、善解人意
image source: 示意圖/Freepik

有時真正讓人感動的,往往是孩子的一個貼心小舉動。看到爸媽累了,會主動幫忙按摩肩膀或遞上一杯水;在爸媽生日或特別節日,還會親手做張小卡片、畫畫或準備小禮物;有些孩子甚至會幫忙分擔家事,或照顧年紀更小的弟妹;這些行為雖然沒有分數能衡量,卻能瞬間融化爸媽的心。

許多網友分享過類似感受,「雖然有時候氣到噴火,但有很多貼心的行為,讓媽媽覺得感動」、「上秒想把打塞回肚子,下秒覺得怎麼這麼貼心」,這種情緒反差,只有爸媽最懂。當朋友讚嘆「你家小孩真懂事」,爸媽表面還裝作這沒什麼,心裡卻暗暗覺得自己教養成功,忍不住想大聲回一句:「對!我的孩子就是暖到不行!」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大數據(股)公司旗下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8月28日至2025年08月27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網路溫度計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