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 示意圖/Pexels
文/蔡瓅萱
你聽過「罪惡感陷阱」嗎?有些話聽起來裡面似乎沒有責備的字眼,卻會令人覺得渾身不舒服,甚至自我懷疑「對方也沒有罵自己,何以會覺得難受」?這樣的情形其實不是自己「感覺有問題」,而是這些話中暗藏了會引發「罪惡感」的陷阱。
▲《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
image source: 時報出版提供
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的《從說話洞察人心》一書中就提到了「罪惡感陷阱」相關的議題,什麼樣的人容易陷入罪惡感陷阱?罪惡感陷阱有什麼樣的特點,又該如何避免呢?今天就跟著《DailyVeiw網路溫度計》一起來看看吧!
察覺罪惡感陷阱,不被其掌控
「罪惡感陷阱」,其實和「情緒勒索」的情境有點類似,許多人表面上會用「商量」的口吻徵詢對方的意見,但實際上話語的內容和情緒中並沒有商量的餘地,當對方的作法與安排跟自己不同的時候,他們就會使用「罪惡感陷阱」讓對方難過,再讓對方自動改變心意,配合自己的安排與需求。
image soruce: 示意圖/Pexels
另外,會使用「罪惡感陷阱」的人總是覺得「自己的事情最重要」,其他人都必須全力配合,萬一對方無法優先處理,他就會認為對方「不重視」自己。碰到善於使用「罪惡感陷阱」的人,若不適時反應內心的感受,那麼自主性便會像流沙般,一點一滴被掏空殆盡。
懂得辨識「罪惡感陷阱」,遠離情緒勒索
有些人的說話方式,聽起來像「責備自己」,但卻會讓聽者覺得不舒服,像是「我是個失敗沒用的媽媽」、「都怪我不好,沒把你教好」、「你是在怪我嗎」、「都是我的錯」、「我就是該死」等等,說的人表面看來委屈,但那些話卻會造成聽者的壓力。會利用「罪惡感」來操控對方的人,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卻會藉著一句又一句的「罪惡感陷阱」,試圖讓對方「良心發現」,進而了解他們的心意,滿足他們的需要。
image soruce: 示意圖/Pexels
諮商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當事人都身陷「罪惡感陷阱」中痛苦爭扎,無論他們提供對方多少資源、付出多少金錢、多麼努力滿足對方,對方都依然覺得不夠多。這些會設下「罪惡感陷阱」來獲取關心、金錢和資源的人,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能力,也會忽略對方的付出,更會忽略自己的語言帶給別人的壓力有多大。
如何發現自己常常陷入罪惡感陷阱
想知道誰會讓自己產生罪惡感,只要回想一下自己曾在什麼時候,因為誰、因為哪件事情,會不斷想要伸出援手幫助對方?如果無法幫助對方,心中就會出現「都是我不好」、「沒有幫他沒有關係嗎」、「都是我害的」、「這樣他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是不是我真的沒有做好」、「很抱歉」、「對不起。」、「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不要去麻煩別人」等情緒,就代表你很容易產生罪惡感,更容易被「罪惡感陷阱」纏住。
image soruce: 示意圖/Pexels
通常「罪惡感」很強的人「道德感」也很強,很容易自我責備,總覺得自己違背了道德規範,沒有符合做人的原則,自動會對別人的遭遇產生懊悔遺憾的感受,進而引發沮喪、焦慮、難過的複雜情緒。另外,容易有罪惡感的人,多半會避免自己去麻煩別人,一旦接受了別人的幫忙協助,又會產生源源不絕的罪惡感。
放下自責,掌握快樂人生,專家教你打破「罪惡感陷阱」
長期被「罪惡感」包圍,對心理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方面會無意識地背負周遭人的大小責任,心理負擔自然沉重;另一方面內心又不斷自我責備,總覺得自己對不起別人,害怕會發生不好的後果。在書中林萃芬心理師解釋,想要降低「罪惡感」,第一步是區分「自我省思」與「自我責備」的不同。我們可以思考:自己有沒有哪裡需要調整,而不需要責備自己「都是我害的」、「都是我沒有做好」。
image soruce: 示意圖/Pexels
第二步是區分自己的責任與別人的責任。過度承擔別人的責任,不只會讓自己身心過勞,更會讓對方忽略自己擁有的能力,把心思都放在如何設下「罪惡感陷阱」,間接指使別人為自己負責,長久下來,反而失去良好功能。解除「罪惡感陷阱」,既能讓自己身心健康,又能讓對方發揮功能,形成正向的心理循環。
《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
作者:林萃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時報悅讀網、三民網路書店、momo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urlink.io/j72VVVk8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house.dailyview.tw/